[江苏]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思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12 10:49:38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成为构建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广大志愿者围绕扶危济困、应急救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的热潮在城乡基层蓬勃兴起。

    一、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现状

    近年来,社区志愿者们紧紧围绕“文明太仓”市民大行动,以“家在太仓 情暖娄城”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构成多元、初具规模。各区镇、各社区积极整合地区资源,吸取社区力量,不断扩大社区志愿服务的外延,既有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又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及社会上自发组织、参与的志愿者队伍,他们遍布地区各行各业,以青年为主,同时也包含各阶层、各年龄段的社区志愿者。目前我市志愿者人数达15000人,服务范围涉及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帮老助幼、支教助学、抢险救灾、环境保护、科技传播、治安消防、社区服务、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等,市文明办在太仓志愿者网站上发展了300多个志愿者服务组织,督促指导各个组织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及时上传活动情况,记录志愿服务时长。
 
  2.广泛发动、氛围良好。为了让更多的社区群众了解志愿服务,接受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志愿者的兴趣、需要与服务对象、项目挂钩,提高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如组织西部助学志愿者上门为困难群众孩子义务补课,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二是以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为基础,发动志愿者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安全,主要是开展了“我的社区我的家”美化环境活动和社区积极分子义务巡逻活动;三是利用橱窗、板报、互联网、LED电子信息显示屏等形式,提高志愿者活动的知名度,扩大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影响,加强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
 
  3.组织完善、机制健全。进一步整合辖区资源,各区镇、各社区建成了社区、驻区单位、学校“三位一体”的组织网络,定期联系交流。各区镇、各社区还逐步完善了志愿者档案,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评价等各项机制。同时,还成立了太仓市志愿者总会,注重志愿者骨干队伍建设,激发他们自主、自治能力,通过召开座谈会,鼓励他们为志愿者服务献计献策,充分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4.活动丰富、服务全面。始终坚持“群众的需要就是服务的方向”宗旨,结合各社区自身特色,服务项目涵盖了义务执勤、家政服务、法律援助、青少年帮教、下岗知识技能培训等内容。活跃在社区的志愿者,扎根社区土壤,紧贴百姓需求,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提升了地区文明程度。另外,各区镇、各社区还结合3·12、6·1等节日开展了多项主题活动,如义务植树活动,“学雷锋服务进社区”志愿活动,关爱下一代“六一”助学活动等,这些都离不开社区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协助,同时正由于这些大型活动的影响,也提高了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二、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基本经验
 
  1.切实加强志愿服务领导。我市把志愿服务融入城乡社区治理,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市文明委加强了总体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市文明办发挥了较好的牵头作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各有关部门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良好局面。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推动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成立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服务,引导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2.强化志愿者队伍的统一管理。选择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精力充沛的专职人员负责社区内志愿者服务管理工作。各社区利用新聘用的大学生社区助理,大胆的培养他们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服务活动;加强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的培训和激励,强化规范管理,明确奖惩机制,并组织他们开展各社区之间的交流学习,以提高他们管理能力。
 
  3.搭建拓宽志愿服务平台。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社区在志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志愿服务站点,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作为服务重点,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设计接地气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顺民意的活动,力争覆盖群众所需的各种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精心培育植根群众的活动载体,把志愿服务活动做进城乡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大力推广社会工作者带志愿者的活动方式,组织志愿者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和安排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愿望,积极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为百姓分忧,为政府助力。
 
  三、志愿服务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志愿者的培训管理还不够规范。在实际的志愿服务工作当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都侧重于开展具体志愿服务活动,而忽视了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这就可能导致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比较单一,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不高,从而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
 
  2.社区志愿者开展活动经费保障明显不足。志愿者本身是以为他人服务、不计酬劳的心态来参加活动的,但是活动开展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一些资金支出。例如活动中的宣传资料、器械、工具等,这既不能依赖于社区居民或某些组织的无偿提供,也不能要求志愿者完全自理。可以说,开展志愿者活动所需的金额可能并不大,但如果无法保障,也会影响活动长久深入的开展。
 
  3.社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与角度时代特色不足。一直以来,社区群众对“志愿者”和“学雷锋”两个概念往往混为一谈,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利于志愿者队伍壮大的。“志愿服务”更多强调的是本身能力的优越性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而不单是为了学习模仿的无偿付出。另外,目前志愿服务的宣传形式大部分只是停留在社区橱窗、板报上,方式单一、社会影响力也很有限,这就导致了人们无法充分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更无法主动的投身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去。
 
  四、意见与建议
 
  1.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做好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管理,是提高志愿者素质和志愿服务水平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培训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由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公益慈善类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加强志愿者骨干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
 
  2.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保障。由于当前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建议设立社区志愿者服务基金,用于开展服务活动和表彰优秀志愿者的支出。社区志愿者服务所需的金额并不多,数千元就已经足够。它的主要来源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考虑:一是争取各级政府从财政拨付专项扶助资金;二是引导企业投入志愿者项目,专项支持社区开展活动。
 
  3.加大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宣传力度。为了让志愿服务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吸引更多有志者参与,需要进一步借助各种有形无形的阵地,切实加强对志愿服务月活动的宣传。一是要利用各种手段广泛宣传。除了常见的橱窗、板报外,还要在网络、新闻媒体上予以宣传。二是要更新理念深入宣传。要树立”服务学习”的理念,将“志愿者”这个称号与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结合起来,与时代、与潮流结合起来,特别是让青少年自发感觉到成为一名志愿者是很光荣的事,从而自觉参与到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

 

责任编辑:崔莹
标签: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