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艾家嘴社区"邻里守望"先进案例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6-12-06 09:09:13

    艾家嘴社区居委会始建于1993年8月,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有以江山风华、民惠小区、一二五队和艾家嘴小区为代表的高档新建小区、保障性小区、单位小区和杂居小区四种类型的小区。辖区老龄人居多,如湖北省125队小区内大多居住着5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江山风华更是被称为全市“最高规格的养老院”,许多周边县市区经济条件很好的居民买了这里的别墅供父母养老;辖区留守儿童较多,保障性住房小区和企业改制遗留下来的杂居小区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中由长辈照料,成为城市新一代的留守儿童。加强对社区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照料,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结合社区实际,以桥头公园小区为试点,开展了“邻里守望  共建幸福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共建幸福家园”建设新路,旨在为居民搭建一个相识、相知、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小区文化中注入亲情的内涵,以增强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使“邻里守望”活动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多项举措进行深入开展。

    一、队伍建设规范化,构建无缝隙服务网络
 
  一是建立志愿服务站。2014年社区成立了“绿光”志愿服务站,建立了志愿者管理、招募、注册、培训等制度,广泛动员居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现已注册登记志愿者418人。
 
  二是建立无缝隙服务网络。社区目前共划分为九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志愿服务,每栋楼都有2人以上的志愿者,并在居民楼的外墙显眼处建有“志愿者公示板” ,上面有本网格志愿服务负责人和本楼道党员志愿者的照片、名字和联系电话,居民需要什么服务,也可直接拨打志愿者联系电话。
 
  三是建立志愿服务有效对接。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和志愿者服务意愿,在充分调查摸底的情况下,实行“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的有效对接,并为需要服务对象发放“联系卡”和“关爱卡”,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帮助。社区内还设立了家政服务站,居民可通过联系家政服务站要求提供相关服务。
 
  二、开展活动经常化,让志愿服务融于居民日常生活
 
  一是围绕“节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广泛组织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卫生、送平安、送健康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感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二是围绕“洁净家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月集中组织一次并鼓励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经常性开展“洁净家园 美化环境”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清理楼院内的垃圾杂物、乱堆放、乱张贴等不文明现象,引导居民自觉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三是围绕扶危济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生活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作为重点对象,经常性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
 
  四是围绕关爱儿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天至少有1名志愿者到社区“四点半学校”,照看放学不能回家的孩子,辅导学生做好作业,直到最后一个孩子被家长接走为止。
 
  五是围绕社区安全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自发组建义务巡逻队,每天5人一组,自晚上11点到早上5点半在社区内巡逻,维护社区安全。
 
  三、服务项目品牌化,推动志愿服务的全面开展
 
  结合实际重点打造了“绿光志愿服务站”、“爱讲团”等志愿服务品牌。
 
  1、“绿光志愿服务站”品牌。艾家嘴社区“绿光”志愿服务站始创于2014年,与社区“三艾”志愿服务站相互捆绑,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以坚持自愿,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为原则;以真情为他人,志愿献爱心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为协调社区志愿服务资源和满足居民服务需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两年来,服务站日趋成熟并逐步壮大,由起初的一个队发展到现在3个分队;由起初的10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0余人;由起初的一两个人管理发展到现在的管理员团队分工合作;由起初的单一化爱心帮扶活动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专业小组系统开展活动;由起初的自筹经费发展到现在的社会化运作,同时荣获宜昌市2014-2015年度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2016年,服务站进一步完善了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分组工作,根据志愿者的兴趣和特长细化分组,将现有志愿者划分为三个分队:“爱心帮扶服务队”、“社会公益和应急救灾服务队”、“文化交流服务队”,每个专项服务队伍设立专门负责人并由有经验的老同志担任指导员,有针对性和高质量的开展志愿服务。
 
  目前,服务站已成功组织和开展了“关注特殊儿童送温暖”、“净化社区环境”、“助残阳光行动”、“福利院看望三无人员”、“文明创建安全宣传”、“主题理论宣讲”、“学雷锋困难家庭送服务”、“包饺子送温暖”、“关爱留守儿童,感念亲恩”、“改善BRT沿线环境”、“希望家园,快乐暑假”以及“情牵孤寡老人度中秋”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活动的青年志愿者达到150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000小时。
 
  (1)、爱心帮扶服务队,以社区老党员韩玉洪为首积极开展结对帮扶、社区课堂。开设校外课堂,对社区留守儿童进行义务辅导功课。关爱特殊儿童是该服务队长期以来的一项重点活动,从2014年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多次组织志愿者走进宜昌博爱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特殊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共为特校的40余名孩子们送去衣物、食品、玩具以及学习用品等礼物100多件;为孩子们制作“心愿卡”,收集孩子们的心愿,并呼吁社会力量帮助孩子们完成;将每两个志愿者与一名孤儿结对子,和孩子们建立起长期联系,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2)、社会公益和应急救灾服务队,现成立了110人的社会公益和应急救灾服务队,主要开展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应急救灾等服务。志愿者们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宣传、BRT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
 
  (3)、文化交流服务队,以宜昌市优秀宣讲员张成仪同志为首,深入开展义务宣讲、文明督导、卫生监督等活动。服务队成立了——“爱讲团”,不仅为我社区居民演出,还多次应邀去沈家店、力行街社区为那里的居民宣讲演出
 
  2、“爱讲团”品牌。2014年,社区通过整合“绿光”志愿服务站内志愿者资源,成立了“爱讲团”宣讲队,由辖区内青年志愿者、党员、先进模范人物、基层群众代表、退休老干部等组成。该团现有志愿者68人。
 
  该团志愿者们深入辖区,以“服务大局、宣传政策、倡导文明、共建和谐”为宗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利用百姓身边发生的事例,对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方针进行生动活泼的阐释讲解,受到广大居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反响强烈,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两年来,“爱讲团”的志愿者们密切联系社区实际,围绕“十三五”规划”、“依法治国”、“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分别组织开展了《一图读懂“十三五”时期之五大发展理念》、《从“中国式过马路”谈起——怎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时代的觉悟》等专题宣讲活动;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了《八荣八耻,从小事做起》、《创先争优,从我做起》等专题宣讲活动;围绕宜昌创建现代化特大城市、抗击台风“苏迪罗”等时事,组织开展了《让我们与BRT共成长》、《闻“风”而动彰显党员严与实的作风》等专题宣讲活动;在2015年庆祝建党94周年活动中,举办了“忆党史·党员行”巡回宣讲活动,还特别邀请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华同志为大家进行了示范宣讲。
 
  为了让宣讲内容更加切合居民群众的需要,“爱讲团”的志愿者们一方面通过发布“菜单式题库”,让居民群众“点播”;另一方面,通过市民说吧和入户走访等方式,让居民群众“点题”,从而由“我说什么你听什么”转变为“你要什么我讲什么”,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创新成果真正做到了在居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爱讲团”的志愿者们坚持分散宣讲与集中宣讲相结合,分散宣讲时,志愿者们“一竿子插到底”,采取“面对面”的方法,在公园广场、街道社区、工厂车间、小区院内······志愿者们与居民群众一起,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说话,深入浅出地进行宣讲,对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引导帮助、心贴心的解疑释惑、实打实的说理点拨,使宣讲生动鲜活、入情入理,听众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对于重要会议、重大主题的宣讲,则成立主题巡回报告团,进行集中巡回宣讲。截止目前,“爱讲团”组织志愿者们共开展各类讲座21次,受益居民达1万多人次,既为群众解决了困难,又加强了社区和居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反响强烈。
 
  “爱讲团”团长,宜昌市优秀理论宣讲员张成仪同志长期坚持利用休息时间与志愿者们一起学习讨论十八大精神、总书记讲话、《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党和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理论方针,并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及时传达给广大居民群众,大家都戏称“爱讲团”的志愿者们是居民群众的“顺风耳”、“千里眼”。
 
  “爱讲团”的志愿者们大都有各自的特长和技艺,在说、学、唱、演等方面至少有一项技艺超群,他们是居民眼中的“演说家”、百姓身边的“脱口秀”、街坊邻居心中的“大明星”。他们中有的出口成章、有的能即席赋诗、有的说唱敲打有板有眼、有的方言韵白张口就来、有的成语接龙一气呵成······宣讲中,队员们凭借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各展“绝活”,体现个性。对重大主题的宣讲,则将不同类型的队员组成优势互补的宣讲团队,采取“组合式”宣讲,实行宣讲分工“角色化”。其中志愿者王洪玉、李芳英的“脱口秀”和“曲艺快板”深受居民群众的喜爱,所到之处座无虚席。
 
  为了增强宣讲感染力,“爱讲团”的志愿者们发挥各自特长,把党的创新理论编成曲艺快板、歌谣、方言韵白、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与群众“零距离”进行宣讲。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通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融入多种文化艺术的元素,如:影视资料、图片漫画、音乐伴奏、数据图表等,将宣讲内容通过多姿多彩的图、文、声、像等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丰富课堂信息、营造审美情境,将理论教育寓于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之中,淡化了教育痕迹,增强了教育效果。
 
  对“爱讲团”的每一场宣讲,我们都做到报纸有版面、网站有信息。对重要宣讲主题、精品报告,社区党委还专门制作“宣讲报告视频”,在远程教育电教室进行播出,供广大居民群众即时点播,进一步扩大了宣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爱讲团”的志愿者们推进理论大众化的做法在社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居民群众赞扬这样的宣讲报告亲切、生动、精彩、解渴、带劲;许多群众动情地说:“爱讲团志愿者们的报告,让我们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四、激励机制多元化,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为让志愿者的行为得到褒奖和回报,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建立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一是建立“爱心储蓄”制度。由服务对象和志愿服务队长确认后,将志愿者每次服务时间记录在“爱心储蓄卡”上,服务时间累计100小时以上的志愿者,一旦需要可优先获得社区志愿组织提供的服务。二是开展星级评定。每年对志愿者和志愿者队伍进行一次星级认定,志愿者服务时间积累达100小时的认定为一星级志愿者,志愿服务队成员积累服务时间达600小时的认定为一星级志愿服务队,依次进行升级。三是开展评选展示。每月由居民代表投票选举2-3名月度优秀志愿者,在社区的好人榜中张贴志愿者照片及先进事迹展示。四是开展表彰推荐。每年根据志愿者参加服务时长、服务对象反馈等综合因素,组织社区居民代表投票选举10名社区优秀志愿者,在社区内表彰宣传,对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街道、全区、全市等上级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评选。
 
  通过以上多项举措,使得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在辖区居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很多在外务工的父母前来感谢社区,说自己的孩子有人管了,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高了,孩子也变的开朗、乐于助人了;很多辖区孤寡老人也常常念叨志愿者什么时候再到家里陪他们下棋聊天。《湖北日报》、《三峡日报》、《三峡商报》、《三峡周刊》以及湖北计生网、三峡宜昌网、宜昌社区网等省市媒体针对社区开展的“邻里守望”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均进行了多次报道,社区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省、市级领导前来调研考察9次,更有北京、松滋、兴山、宜都等多地的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经验。
 
  艾家嘴社区“邻里守望”活动的大力开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力争把这个品牌活动做得更扎实、更完善!

责任编辑:崔莹
标签: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