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亚珍--孝老爱亲暖乡邻
林亚珍,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名字,却在平凡又繁琐的社区服务中乐于助人而被人们所熟知。
她孝敬瘫痪的婆婆,关心育龄妇女,帮助乡亲友邻,用无私爱心感动着人们,用行动温暖着邻里,在芗城区群裕社区只要提起她的名字,居民们无不翘手称赞,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用行动诠释孝道
林亚珍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居民小组长,更是一位邻里称赞的好媳妇。她4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的含义。面对亲人和邻居的称赞,林亚珍总是淡淡地说:"走进这个家,我就是这家的人,孝敬老人,是我这个儿媳应该做的。"
她的家是一个双方离婚组合的家庭,家里有一个大小便失控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上的婆婆。丈夫在外打工不常回家,家庭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还要照顾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小女孩。本来她有一份工作,为照顾婆婆和小孩,她把那份工作辞掉了,专心在家照顾瘫痪的婆婆和年幼的小女。
婆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几乎不能开口说话,吃饭需要靠人喂,照顾婆婆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即使自己生病了,照顾老人的工作从不间断,从不打折扣。
"婆婆年轻时就爱干净,现在更是如此。"为了让婆婆睡得舒服,林亚珍不厌其烦地为老人更换尿湿的垫子,给老人翻身擦洗,防止生褥疮;为了让婆婆穿得干爽,林亚珍为婆婆准备了多套衣服和被褥,经常拆洗更换……林亚珍的每一天都是忙得停不下来:吃饭时,她需要将婆婆抱起来靠在床头,一口一口地喂,一顿饭差不多要喂半个小时,等老人吃饱、躺下来休息后,她才继续料理家务和吃饭。为了给婆婆解闷,林亚珍就给老人播放电视看,给她讲电视里的趣闻轶事。为方便照顾婆婆,她每天陪着婆婆身边,半夜里,她还得帮老人翻身、接大小便好几回。
在饮食上,林亚珍更是细心。"虽然婆婆牙不好,但胃口还不错。"为了给瘫痪的婆婆增加营养,家中时常准备鱼、鸡蛋、肉等。由于老人的牙不好,林亚珍就尽量想办法,把肉类的菜剁碎或者是用手撕碎。每天老人睡醒后,她还会给老人喂水果,帮助消化。
邻居都说:"林亚珍明白婆婆的每一个眼神和每一个动作所传递的信息。照顾婆婆从没听到她有什么怨言,让我们都为之感动。""4年来,她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一切,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一直坚持到婆婆去世。每当邻居们夸奖她是一个孝顺的好媳妇时,林亚珍总是说:"作为儿媳,尽孝道是理所当然的,苦点累点无所谓,只要家人和睦,自己能做的都会努力做好。"
以真诚感动育妇
2004年,居委会聘她担任计生女组长。计生生育被人称之为"天下第一难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事。群裕社区又地处漳州市区,外来人口多,人员流动性很大,刚担任计生女组长时,林亚珍感到困难很多,她负责的小组管辖四栋居民楼群,范围大、育妇多,每个育妇情况各异,有的不大肯配合,工作难度大。
面对困难,她没有退缩,而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计生管理工作中。她走家串户,对那些每次"双查"都不能够准时参加的个别育妇,重点了解其工作单位和每天上下班的时间。掌握其工作生活规律便于"双查"通知单的发放及开展协会宣传服务,对一些不支持、不配合的育妇,也采用多种方法给予说服,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用真诚的服务,赢得育龄群众的称赞。
心系计生群众,服务温暖人心。作为社区计生女组长,林亚珍经常找机会与育妇多接触,注意了解她们的需求,力所能及的帮她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她热情好客,家里也成为计生宣传活动室,经常有会员到她家来活动。晚上居民们比较有空闲,她就走家进户,把"早教"VCD光盘和"早教"知识宣传材料,借给有婴幼儿的家庭播放观看,让她们学习科学育儿的方法。平常有些居民常找林亚珍帮忙办事,如询问医保、生育证、独生子女证如何办理;有的托办老人证、领取避孕药具等。对于群众的不同需求,林亚珍都一一给予耐心解答、帮助予以办理。有几位育龄群众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要求林亚珍帮助申请低保。但由于不符合低保条件,不能办理。林亚珍就通过关系帮她们联系手工活拿回家做,增加她们的经济收入。育妇吴茶花婆婆病重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林亚珍就主动上门关心慰问,指导如何做好护理工作,使吴茶花一家人很是感激。
社区组织了计生文艺宣传队,林亚珍也积极参与,勤奋好学,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社区计生文艺宣传骨干,多次参加社区组织重大节日的文艺宣传演出,现场表演芗剧、快板等自编自演节目,并利用活动间隙,把计生宣传材料、避孕药具送到育龄群众手中。
在基层计生工作第一线,林亚珍用自己的真诚和细心关怀,使育龄妇女更加配合和支持她的工作,人人自觉计划生育,小组连续多次被评为"五好小组"。 2014年,她也被福建省计划生育协会评为:"最美小组长"光荣称号,为群裕社区争创全国文明社区立下汗马功劳,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将爱心温暖邻里
居民组长,是住户和社区的联络员,承担着社区创卫督察、普法宣传、治安协管、计生协管等多种工作,走的是公益服务路线,服务的是邻里百姓。"我们平常有事都找林阿姨帮忙,她是我们的居民组长,也是个热心人。"担任居民组长十几年间,她为社区居民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用爱心温暖着每一个家庭。
真心待人是林亚珍的处事态度。她在小区里助人为乐也是出了名的,谁家有困难,只要她知道,总是热情帮之解决。楼上有一邻居,年仅18岁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导致肾病等并发症,父母因为她的病情心力交瘁,家里的经济也因此负担沉重,林亚珍得知他们的情况,到居委会向社区干部反映他们的情况,帮助咨询医疗救助的申请条件,在她的热心帮助下,社区了解了他们的家庭情况,为他们申请了低保、医疗救助,虽然孩子于2014年病逝,但是林亚珍对他们的热心帮助一直让他们记在心里。
她所在楼栋第二单元的一对夫妇,因丈夫行船在外,一家人户分离多年,导致计划生育服务证一直办不成,因没有生育证33岁了还不敢生育。她得知后,帮助她咨询办理事项,还带她到计生办反映他们的具体困难,帮她办理,最后生育证终于办理成功,居民对她非常感谢。
邻居亚华、丽美、亚珠等人退休了,因为退休金比较少,每月收入减少,经济上较紧张,她就通过亲戚、同学关系帮他们联系,拿些手工艺回家做,增加些经济收入,缓解生活压力。
以人为本,善待老人。她很关注自己周边的老年人,老年人腿脚不便,获知外界信息的途径有限,她一旦得知了有关老年人的政策,就会及时上门向他们告知,让他们尽快得知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信息,有时候邻里老人家要办理什么事,都找她帮忙跑腿,热心帮忙。她说:"关注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明天。能为老年人做一点事,我感到很开心。"
助人为乐,温暖他人。居民组长的工作既繁杂,又具体,大到基本国策的贯彻实施,小到邻里纠纷,婆媳吵架,事无巨细,她都全力以赴,化解邻里纠纷,解决居民困难,把爱洒向社区每一个角落。林亚珍时常说 :"遇到困难大家都来帮衬一下,社区将更加和谐友善。"担任居民小组长十几年,她包揽了小组管理内困难群众的大事小事,并倡导了邻里互助的文明新风,传承了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用真情诠释着一份大写的爱,用独特的方式实践着"为人民服务"崇高理想,丰富着"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内涵,构建了温馨和谐的新家园。
二、陈太周先进事迹
他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发挥余热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传播文明;他年逾古稀,却老当益壮,带头参与"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社区最为活跃的一名志愿服务者。他克服妻子患病需要照顾、自己两脚长有骨刺行动不便等困难,利用自己能写会画、能歌善舞的特长,积极培育社区服务精神,义务为社区服务、组建文艺队伍,让文明之花开遍社区各个角落;他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服务社区,为创建全国文明社区立下汗马功劳!他无私奉献,播洒文明,立足社区,从关爱做起,感人至深。他,就是芗城区群裕社区志愿者陈太周。
志愿服务 老当益壮
陈太周老人,生于1935年,原是郭坑铁路中学的一名教师,于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退休后,他主动加入了社区志愿者行列,利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所长,服务于社区,服务于居民,为社区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让居民的生活更丰富、更美好。陈太周当教师时对文艺、书法有特别的爱好,学有一技之长。退休后,社区居委会需要发通知、出公益广告、写标语、办宣传专栏等,他都主动请战,义务服务。还经常向报社媒体投稿传达最新资讯,表扬好人好事,鞭挞不文明的行为,寓教于乐,让居民在趣味中受到教育。每季度他还为漳州火车站退休活动室出一期健康教育专栏,普及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他的妻子患有高血压、慢性结肠炎等疾病,五年前又不幸患上"帕金森",手脚无力气,每天的吃喝拉撒都需人照顾。儿子和儿妇整天忙于工作,就劝老周:"妈妈身体不好,家里的事情够你忙的,闲的时候自己多休息一下,不要有事没事常往社区里跑。"他说:"我是共产党员,人退休,可心不能退,我除了照顾老伴,帮带带孙子外,还可以发挥余热,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奉献,这样我的退休生活才更充实。"
乐于助人 无私奉献
陈太周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关心弱势群体,常以助人为乐,他常说"邻里情谊一家亲,既然同在一个小区,大家就应该相互帮助"。邻里守望从身边做起,哪家居民遇到困难他总是伸出援手,哪里有居民需要帮助他决不推辞。他经常向物业服务中心和居委会反映自己和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如社区有个儿童乐园,几项设施已损坏,家长担心出事故,都不让孩子到那边去玩,物业和社区认真倾听了他的意见后,立即召集志愿者把损坏的设施修理好,如今儿童乐园又能见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听到孩子和家长的欢笑声。
退休的那一年,他发现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少数孩子放学后不是进网吧,就是与社会上的一些闲散青年混在一起,沾上一些不良习气,心里十分着急。于是决定利用自己的书画特长,在社区办一个培训班,让社区居民的孩子告别不良习气,就地就近接受专业培训。他的这一想法,得到社区居委会的赞同与支持,也与身有同感的黄老师、江先生3人联合在社区中心会馆办起了少儿书画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孩子只收一点费用,而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则实行减免,他办班的收入全部用于社区文艺志愿队的活动经费。这样,既解决了节假日及放学后孩子的失管失教问题,培养了社区儿童的文艺爱好,又解决了社区文艺队活动经费紧张问题,一举两得。
他看到暑假期间社区内的青少年无所事事,深感惋惜,就多方联系,与附近玉兰学校的教师志愿者一起,在小区内开办了未成年人暑期第三课堂,开办了"弟子规"学习班、舞蹈班、快板班、书法培训班四个兴趣培训班,将社区内的未成年人组织起来,义务教授他们才艺,社区内其乐融融,有如大家庭般的温暖。
文艺轻骑 传播文明
陈太周老人能歌善舞,寓教于乐。在退休之后的社区生活中,他意识到要搞好社区活动,促进邻里感情,就必须发动更多的居民群众,只有动员社区群众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汇集一切志愿力量,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才能让志愿服务融入生活。
2004年,陈太周把社区爱好文艺的老人,有文艺特长的学生、会演奏乐器的人士请出来,组织起来,带动大家开展文艺活动,活跃社区文化。在他的组织牵头下,现在社区有两支文艺志愿队,一支红歌合唱队,另一支是芗剧队。为了创造良好的活动场所,他主动找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站协商,解决排练场所、照明设备等问题,为了提高社区文艺队伍表演水平,他还自掏腰包,请专业老师前来指导;学生说唱的水平不高,他就带这些学生到星梦艺术培训中心深造。他花了一千多元买一套小蜜蜂扩音设备,供大家使用。这几年他个人出资数千元,用于文艺志愿队的培训和设备添置,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社区居民的广泛称赞。
如今两支文艺志愿队每周都在中心会馆同时开展活动,每逢周六、日,其他街道、社区的音乐爱好者也踊跃前来参加本社区的活动。使社区文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影响不断扩大。每逢重要中心宣传任务,他总是带领社区社区文艺志愿队,配合南坑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自编、自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宣传工作重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唱形式,在广场、进社区进行表演,寓教于乐,让群众在观赏文艺节目的同时,传递正能量。通过群众性文化生活,小区群众不仅增进了感情,更汇集了志愿力量,他带领的这些志愿者不仅是社区的文艺活跃骨干,同时也积极参与了社区的平安巡逻、帮扶老人等志愿关爱活动中。
这几年,他配合街道、社区,围绕计生、创卫、综治、科学发展观、廉政文化,居家养老、公民道德宣传等宣传主题,自编自演芗剧说唱、戏剧、小品、快板、三句半、双簧等,通过举办文艺晚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演出,既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又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深受居民的欢迎。他创作的芗剧说唱"老两口歌唱共产党好",参加由市委宣传部等五个部门主办的红歌赛中,荣获银奖的好成绩。组织的全国社区网络春晚获得2012首届社区网络春晚最佳组织奖、2013年 "入围奖"。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精神,也是陈太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精神写照。他说:"小区一家亲,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小区,就应该要有积极性来为这个小区做奉献,发挥余热,志愿服务需要热心人,他愿意当这个热心人。只有人人都把社区当做一个大家庭,亲帮亲,邻帮邻,社区就会和谐温暖。"邻里守望,从关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十几年来,他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关爱少儿,助人为乐;小善大爱,点滴汇集;传播文明,播种希望,将生命余热的价值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