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图景,书写美好生活新希望——从两会看民生获得感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8-03-01 17:14:5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永恒不变的初心。

  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一幅美好生活新图景正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这是满满的民生收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自信地宣告。

  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铮铮诺言,也是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准,以改善民生为主要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平均每年减贫超过130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3.1%,创造了世界最大规模人口的脱贫纪录;

  ——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过1300万人,累计新增就业超过6600万人,20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降至多年低点;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以上,跑赢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

  ——城乡发展一体化迈出新步伐,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落户城镇和办理居住证享受了城镇居民待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养老制度开始并轨;

  ——“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浓度明显下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表示,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民生的持续改善,不仅使我国平抑经济波动、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更强,也让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相互促进。

  “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5年砥砺奋进,民生大为改善。但民生改善永远在路上,永远是我们不懈追求与奋斗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刘昕说。

  这是温暖的民生情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描绘了改善人民生活的新画卷。

  “我们的民生工作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好办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专家服务,医疗费用还节省不少,又省心又划算。”家住重庆市梁平区青垭村的周成义患有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原想到主城区大医院住院。后来他听说专家每周都来坐诊、手术,决定在区医院做手术,并取得成功。

  在医联体内,梁平区人民医院借助信息化远程诊疗等平台,让基层患者直面专家,不用跑到大医院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

  解决民生问题,就要回应群众关切,直面热点焦点。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需求标准更高,对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加,对公平正义更加关注,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七有”目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强调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以养老为例,目前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健全,作为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即企业年金发展相对滞后,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指出。

  目前包括人社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协同银行业、保险业、基金业等相关行业加快研究个人养老金制度方面的政策。

  针对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我国将更加注重完善产权保护机制,促进市场主体立恒心、增信心;开展全国执法司法规范化大检查,着力解决执法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问题,防止公权力损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政法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提高法治品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说。

  北京将新增幼儿园学位3万个,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房5万套;江苏将重点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万人;吉林将新建100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面对群众的新期盼,围绕教育、环保、社保、医疗等诸多领域还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短板,各地相继列出了2018年“民生清单”。

  “瞄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党的十九大到全国两会,党的主张必将转化为各族人民实现美好梦想的共同行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市长蔡丽新说。

  这是美好的民生图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三年前,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全县只有一所幼儿园,学生不到200人。如今,全县3648名儿童享受着免费学前教育,偏远地区的孩子在巡回支教点每周也至少能上3天课。

  泽库县学前教育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斗尕日说,百姓的美好愿望一步步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斗尕日相信,在这个春天,贫困偏远地区的学前教育还将进一步得到关注和重视,更多的民生愿望将在全国两会中得到回应。

  “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创造美好新生活,就要从破解民生热点、难点、痛点入手,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短板和弱项,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进入攻坚战。今后3年,我国还有3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要脱贫,800多个贫困县要摘帽。

  “越到最后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必须以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决心和干劲真抓实干。”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

  创造美好新生活,就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体现在一个个民生“小”坐标中,要靠具体行动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解决民生难题没有捷径,只能一点一滴扎实推进,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取得新进展。

  创造美好新生活,就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让改革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民众——

  收入分配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改革已激发出巨大的民生红利。今后,从公租房建设、完善共有产权制度,到推进分级诊疗、加强三医联动,再到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必将释放出更多的民生红利。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蓝图越美好,使命越艰巨,责任越重大,就越需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基础。”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表示。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代表委员将齐聚北京,凝聚共识,共同为创造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言献策。

  新时代,春潮涌动;新征程,步履铿锵。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国两会必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绘就更加美好的民生图景,开创造福亿万人民的光明未来。(记者齐中熙、胡浩、凌军辉、赵文君)

  原标题:新图景,书写美好生活新希望

  ——从2018年两会看民生获得感

责任编辑:黄金露
标签:新图景,美好生活,新希望,两会,民生获得感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