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 > 我家40年 > 40年博物馆

一把算盘:40年前拨响技艺 40年后成为记忆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8-11-08 16:19:30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算盘,曾经几乎是每家必备的计算“神器”,如果谁能打得一手好算盘,便大受仰慕;而如今,这一时尚物件已渐渐“隐退”成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计算器甚至超级计算机。改革开放40年来,计算工具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然而,变的是科技,不变的是一代代人的奋斗初心。“我家40年”的故事,就从这样一把老算盘说起……

  讲述人:黄占发,男,55岁,会计

  记录人:黄艳,女,28岁,银行职员,讲述人侄女

W020180905614233131134.jpg

图为黄占发家的那把老算盘。 摄影:黄占发

  1979年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们村,也打开了村里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那几年,人们纷纷涌向改革开放力度最大的广东、深圳等地打工,“去广州打工”也成了我们村当时的一种时尚。那时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三人中我又是老大,理应为父母分担,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于是,我便辞别父母,带上心爱的宝贝——算盘,和同村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南下广州,打工赚钱。那一年,我16岁,高中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

  当时年龄小,也没什么技能和经验,在同行的几个人中唯一可以炫耀的就是打算盘。我上学的时候就对珠算课很感兴趣,还记得那时经常跟朋友们用算盘玩一种游戏:从1依次加到36,结果应该是666,看谁打算盘打得快,打得准。“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烂熟于心的珠算口诀,配上噼里啪啦的清脆声响,这些不仅成了我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也让当时南下打工的自己有了小小的底气。很快,凭着打算盘的技能,我找到了第一份工作——食堂会计。之后,我便白天在食堂拨算盘挣工资,晚上回到住的地方,继续敲我自己的那把算盘,自学财务知识。

 

  1983年,我20岁。在食堂会计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4年经验后,算盘也打得更溜了。一次赶上有一家较大的工厂招聘会计,我便带着那把算盘去面试了,没想到不仅顺利通过了考核,而且工资也变成了之前的两倍,当时真是开心坏了,只能说多亏了那把宝贝算盘。

W020180905614233195099.jpg

上世纪80年代,算盘还是财会人员主要的运算工具。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那些年,不只是在农村,就是在广州那样的大城市,算盘都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银行工作、单位财会、商店买卖,甚至普通家庭算账,都是通过算盘来完成的。人们称赞算盘高手为“铁算盘”,以表达心中的崇拜之情,算盘是能力的象征。我当年打算盘的速度在单位也是少有人能比,经常是左手翻一大沓烦琐的账本,右手打算盘,很快就可以盘算完一本。

  上世纪90年代初,计算器的应用渐渐多起来。从事财会工作的,大家都希望算的越快越好,越方便越好。论体积,论方便,论运算速度、准确度,算盘都不是计算器的对手。毕竟会打算盘得好好学一段时间,而计算器却不需要这么复杂,只要会认数、会按键就可以。因为计算器可以存储、没有噪音,我也渐渐喜欢上了计算器,但还是会经常敲敲那把老算盘。也是从那时起,算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属于计算器的时代并不长,很快便被更加方便快捷的计算机取代,如今的计算器,已成为计算机的辅助计算工具。

  2000年,我37岁。在计算机普及、财务软件等升级日益加快后,我们那一代曾经离不开算盘的财会人员,反倒成为较早淘汰算盘的群体。也是在那一年,我自己做起了批发生意,卖茶叶、蔬菜、猪肉等,白天忙着经营,晚上回去后还是会经常敲敲那把老算盘,就好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听着它发出的清脆声响,感觉很踏实。

  之后生意越做越顺,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而那把老算盘几经翻修后一直被我带在身边,直到今天也舍不得丢掉。在我心中,它早已成为最亲密的“伙伴”,一路陪着我从南下打工到自己做生意,从一个毛头小子奋斗到了今天的一大家子。如今,连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这个老物件也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它见证着我一路来的奋斗历程,见证着我们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那比坐火箭还快的发展速度。

  【记录人的话】

 

  一把老算盘,记录了父辈们辛苦打拼的缤纷故事,凝聚着一代人永不懈怠的奋斗初心,也持续激励着年轻人奋进新时代。从算盘到计算器,再到计算机,甚至超级计算机,科技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而无论如何变化,始终未曾改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人永不停息的坚实奋斗。

 

责任编辑:胡一鸣
标签:改革开放四十年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