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秀,女,汉族,1973年11月出生,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江西省高安市筠阳街道筠泉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自进入社区工作以来,付秀秀怀着“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社区建设奉献,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干就是20年,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秀书记”。20年来,她以社区为家、视居民为亲人,带领“两委”一班人,围绕“党旗领航、幸福社区”目标,探索推行“五心”社区工作模式,抓党建强核心、抓共建暖人心、抓治理保安心、抓载体聚爱心、抓阵地乐民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站点、全国妇女健身示范点、全国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典型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诸多荣誉。付秀秀个人先后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爱岗敬业模范、全国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2017年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17年12月,当选为中共江西省委委员。
一、抓党建,强核心,实现便民服务“一站式”
筠泉社区成立于1969年,是高安市的商业旺区、人口密集区。现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下辖8个居民小组,4216户居民,常住人口有12556人。2018年8月,社区党支部正式升格为社区党委,下设11个网格党支部、1个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现有党员172名。
“作为党委书记,抓好党建是主业,抓不好是失职。”付秀秀以担当实干的精神,大力实施党建核心工程,推行“两委一中心”(社区党委、社区居民委员会、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模式,建立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以网格为单位建立了11个党支部,以小区或楼栋为单位建立36个党小组,真正把社区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每个小区、楼栋。
为了打造居民“一站式”服务平台,2017年,付秀秀争取上级支持,社区办公场所从原有200平米小场地变为4600多平米的大活动场所,投入了300多万元,将社区硬件设施进行装修改造。如今呈现在社区居民眼前的是“老中青”三栋大楼,橙蓝灰相间,清爽靓丽。社区办公楼内,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综治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功能设施齐全,社区服务设施面貌焕然一新。
硬件强起来,服务跟上去。社区配全配齐了14名社区工作者。服务好不好,居民最有发言权。社区创新管理,在每个窗口都安装了“评议评价器”,每个月对群众评价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对评价不高的社区工作者进行谈话教育,进一步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水平。
二、抓共建,暖人心,奏响共建共享“协奏曲”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付秀秀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大力实施共建共享“暖心工程”,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社区治理复杂多样,需要激发多方参与的活力。付秀秀依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通过开展“双进双服务”活动,充分发挥辖区共建单位政策、资源、人才、信息等优势,推动落实共建任务。同时,创新探索出“六联”共建工作模式,即党建工作联创、宣传教育联做、文化活动联谊、公益事业联办、社会治安联防、社区环境联建,充分发挥辖区共建单位的积极作用。
共建单位高安市中医院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进社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家庭提供健康体检、用药指导、特殊病人随访治疗等个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前段时间,我半夜上卫生间的时候,不小心摔到腿,一时不能动弹。孩子也不在家,多亏了医生的上门服务,我才能好得这么快。”如今已恢复得差不多的胡大爷逢人便夸。
共建单位进社区,在职党员结穷亲。为了激励在职党员参与热情,付秀秀在社区建立“筠泉社区心愿树”,将困难居民的合理诉求全部进行登记,在心愿树上发布“微心愿”,由在职党员和志愿者认领,然后上门达成“微心愿”,让居民说“住在身边的共产党员好”。向每一位在职党员发放《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证》,记录在职党员在社区的服务情况及其他表现,并探索试行在职党员服务积分考评办法,按分值到“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的物品。通过与辖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的良性互动,奏响了社区共驻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奏曲”。
三、抓治理,保安心,提升社区居民安全感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理的“稳压器”、“总阀门”,为了全面提升社区综合治理水平,付秀秀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安心工程”,依托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在社区设立了警务室、纠纷调解室和公安服务窗口,居民在社区就可以办理身份证、户籍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并聘请了专职律师进驻社区,定期为居民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和援助,对邻里纠纷、安全隐患、信访稳定、举报投诉等情况,即时接受、及时办理,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按照“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机制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付秀秀把辖区内的28个小区、184栋居民楼、294个单元、4216户居民、856家商铺划分为11个网格,配齐配足各层级工作人员,建立了“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居民(商户)”的网格治理服务体系,摸清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建立了“居情格子簿”。
在走访过程中,付秀秀发现老年人心理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残疾人群心理问题等在社区普遍存在,许多居民却不知道该如何排解。尤其是社区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于是,她买来心理学专业书籍,自考了心里咨询师证书,依托公益团队专门建立了社区心理咨询室,为居民免费提供心理疏导、减释压力、家庭矛盾调解服务,让社区居民有一个可以谈心、交流、释放压力的场所,从而促进家庭和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四、抓载体,聚爱心,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新活力”
社区工作重千斤,社区社会组织挑八百。多年来,付秀秀一直把志愿者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从最初社区成立起的“义工服务一条街”到如今的新社区“志愿服务”之家,爱心在这里传递,奉献在这里延伸。如今,各式各样的社区社会组织给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社区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
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付秀秀将社区办公大楼的二楼,无偿提供给志愿服务联合会、巾帼志愿服务队、人防志愿服务队、筠泉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等13个社区社会组织,作为这些组织的活动场所,并成立“筠泉志愿者之家”,不断引入更多的社区社会组织,实现成熟一批,孵化一批,增强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工作力量。
正是有着这样的良好平台,社区社会组织才有了家,才能在社区服务里用心用情、发光发亮。
王礼军是筠泉社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在社区的号召下,王礼军成为了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把自己开的一家小店设成了“党员义工服务点”,遇上生活贫困的人来修补旧伞,她总是免费服务。她还长期到80多岁的孤寡老人彭沉香家中,做些家务,照料老人生活。
在筠泉社区,像王礼军这样的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志愿服务的方方面面。筠泉社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网格、楼栋,组建了以党员骨干为主,网格员、楼栋长、爱心居民共同参与的15支志愿者队伍,在扶贫助困、治安巡逻、敬老助残、水电维修等方面发挥作用,真正做到了“党员居住在网格、服务在网格、奉献在网格”。
五、抓阵地,乐民心,搭建精神文化生活“大舞台”
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区治理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付秀秀以夯实文化阵地、打造文化品牌为抓手,搭建起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大舞台”。
“群众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付秀秀充分发挥党的十九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社区建立起“秀秀工作室”,在居民群众身边搭建起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长期阵地,与居民群众一起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学深学透。打造社区培训中心,邀请专家为社区居民讲授传统文化、医疗卫生、运动养生等等专业知识,营造社区文明新风尚。协调各方资源,建设社区妇女儿童中心,通过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们齐在欢乐中成长。
目前,1200多平米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已全部建成并对居民免费开放,老年活动室、运动健身室、图书室、书法绘画室等功能一应俱全。这些场所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生活,活跃了社区氛围,社区真正成为了居民群众的“开心乐园”。为了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付秀秀积极组织居民群众成立广场舞协会、柔力球协会、太极拳协会、腰鼓龙灯协会等文化团队。近年来,广场舞、柔力球、太极拳等协会多次组队参加全省甚至全国的各种比赛,社区广场舞协会更是多次获得金奖、银奖的好成绩。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付秀秀
28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民政部主办,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民政厅承办的2018年“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发布仪式在武汉举行。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