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来江苏了!听他们的故事......

来源:交汇点新闻 发布时间:2019-08-10 10:06:26

   8月9日,由中央宣传部、民政部联合组建的“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江苏,在南京举行报告会。

 
  现场,汤亚平、付秀秀、王波、左文学、杨春敏5位“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感人的事例、真挚的情感讲述了他们扎根基层一线、服务群众的经历,分享了创新推进社区工作的经验做法。精彩的报告深深地打动现场听众,会场里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报告会上,“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说了什么?交汇点记者从中挑选部分片段,以飨读者。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雕庄街道中海荣盛社区工作站站长 汤亚平
 
  2017年,组织安排我到中海荣盛社区工作。这是一个新建城市社区,里面既有村转居的村民,也有买房入住的新市民,社保接转任务繁重,居民和物业的矛盾时有发生。工作站就4个人,面对近万人的社区,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知道这是一块“硬骨头”。但是既然组织信任我,再苦再难,我也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经过细致地了解,我发现,居民和物业的矛盾是因为联系沟通不畅引起的。我想,能不能搭建一个平台?让居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回应;社区和物业的工作成效,也能很好地呈现。沟通顺畅了,误会解除了,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我创建了67个楼栋微信群,每个微信群里都安排一名社工和物业管家,除工作时间外,每天早上6:00-7:00、晚上7:00-9:00,也是我们固定的“网上办公”时间。居民有任何问题,我们都能及时答复。
 
  有一天,微信群里跳出了一条信息:“汤站长,我家楼上空调外机的滴水声,让我整夜失眠,社区能帮忙解决一下么?”这位居民的单元楼上,住着99户人家,站在楼下往上看,根本发现不了是哪里漏水。于是,我们就上到33层顶楼露台进行排查。我让两个同事拉着,赤脚爬上了护栏,探出身去拍照。当时,室外40多摄氏度的高温,护栏被晒得发烫,站在百米的高空,半个身子还悬空着,腿发软,心里直发慌……现在想来,我还是心有余悸。我们用了3天时间,排查出12台滴水的空调外机。
 
  问题是找到了,可怎样改让我们犯了难。我们带着水管一户一户上门整改,却连连碰壁。因为,有的需要拆掉原来的装修才能改,居民不乐意;有的居民担心整改会留下后遗症,根本不配合;有的居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责备我们说:为了一个人睡不好觉,你们这么折腾其他人,这不是多管闲事吗?我耐心地解释:你们都是我们社区的居民,将心比心,现在他遇到困难了,我们一起来帮他,以后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像现在这样,尽心尽力地来帮您!如果这次整改造成问题,您随时找我,我们一定负责到底!
 
  每整改好一户,我们都在微信群里里发送照片,很多居民看到了纷纷为我们点赞,有些还帮着我们劝说不配合的居民。就这样,我们用了整整15天时间,所有问题空调外机全部整改完成。一年里,我用2万多条微信、4000多个答复,让600多件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以圆满解决。
 
  江西省高安市筠阳街道筠泉社区党委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 付秀秀
 
  我们社区有很多独居老人,他们行动不便、无人照料,生活非常困难。2007年担任筠泉社区党委书记之后,我决心创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给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安个家”。
 
  说干就干!创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当务之急是场地。我们社区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寸土寸金,到哪里去找房子呢?我突然想到步行街后面,有一栋废弃的两层小楼。一打听,这房子是市房管局的。我立马跑到街道办事处和市房管局协调,房管局领导二话没说,当即拍板免费给我们使用。
 
  场地有了,钱从何来?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我们一方面争取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慷慨捐助。为了节省资金,我带着其他社区工作者动手打扫、整理房子,光垃圾就清运了40多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鞭炮声中挂牌了!
 
  不断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是我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越办越好的动力源泉。开办12年来,原来的两层小楼现在已经变成了崭新的四层大楼。为了让老人们住得好、吃得好、玩得开心,我们搭建起了“一站式”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医疗、心理咨询、文体活动等服务。前几年,我们又在社区开办起了幸福食堂,社区内凡是年满60岁的老人都可以自愿来用餐。
 
  如今,我们社区的老人像一家人一样聚在一起,看看书、写写字、玩玩牌、唠唠家常,有说有笑,不仅吃住舒心,精神上也不孤独了。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王波
 
  记得刚到百步亭,我最着急的就是人手不够。在走访中,有一位老党员告诉我:“我们都是共产党员,现在社区有需要,我们就应该站出来。王书记,你牵头,我们跟着干!”这位老党员的话启发了我:得把这些坚守初心的老党员凝聚在一起,在群众中带头干,让群众看得见。我们学习借鉴“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将党小组建在楼栋里,一大批离退休党员担任党小组长,现在社区620个党小组,像树根一样扎在居民群众中。做到了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
 
  社区有位胡大姐,夫妻俩退休工资低,丈夫有严重肺气肿,女儿有听力障碍,家庭本就困难。2012年,胡大姐自己又被查出淋巴癌,这个家里唯一的支柱也要倒了。陷入绝望的胡大姐见了我,抱住我失声痛哭。我紧紧地抱着胡大姐,安慰她:“大姐,你放心吧,社区就是你的靠山,我们都是你的支柱!”
 
  我连夜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安排尽快申办大病救助。第二天一大早,我自己带着3000元钱,还有党小组长们的慰问金,帮她缴上住院费。
 
  胡大姐先后做了三次手术,治疗的过程很痛苦,她几次想放弃,我跟楼栋的姐妹们日夜守着她,鼓励她咬紧牙关坚持住。经过治疗,胡大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几个月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胡大姐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一个家庭很难应对。只有依靠党小组、广泛地发动居民,抱团取暖、守望相助,才能帮助这些家庭渡过难关。就这样,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抱抱团”志愿服务队,大家生活上搭把手,精神上抱一抱。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 左文学
 
  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是扛在我和村干部肩上的使命。过去村里滥办酒席,为了收份子钱,有的贫困户贷款办酒。有人把请柬说成是“催款通知书。”谁都知道这是还不完的人情债。如何刹住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制订村规民约——“红九条”。对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的,不交卫生管理费的,乱办酒席铺张浪费的,贷款不守信用的,房屋乱建不按规划的,配合党小组、组委会工作不积极的,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的,不孝敬父母、不奉养老人的,不管教未成年子女的,一旦违反,就不再享受村集体发放的补贴。“红九条”面前,党员群众人人平等。抓自治,让大家感受到规矩的约束、群众的力量。
 
  为了切实改变塘约村的贫困面貌,村里建起了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会开车的到运输公司,会盖房的去建筑公司,种地能手到蔬菜基地,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让人人有活干、有钱赚。村民小王是贫困户。前些年,她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四个子女和六万多元外债。她坚持不改嫁,除了种地,就去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做小工养家。听说成立合作社,她头一个报名。听说合作社成立建筑队,她又是头一个报名。依靠合作社,她过上了稳定的生活。谈到变化,她说:“以前打零工,有时候有钱挣,有时候没钱挣。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收入稳定了,不仅盖起了房子,还养大了孩子,还清了外债。”我们发展合作社,不仅仅是壮大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增加村民收入。一个好的村子,不是有多少富裕户,关键是没有贫困户。通过抱团发展,村民收入从2014年的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8年的1.4万多元,村集体经济从不到4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362万元。2017年,我们这个曾经的省级二类贫困村,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了整村脱贫。
 
  回首过去,我深深领悟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清醒地知道为了谁、依靠谁,才能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现在,村里通过蔬菜种植,2018年,农业产值达到1770多万元。全村实现了通村、通组柏油路全覆盖,连户路、庭院整治全覆盖,网络电视全覆盖。日子好了,外出务工的1000多人又都回来了。大家都说,在外边干,不如在家里干。望着家乡绿油油的土地,看着山坡上一片片的果园,我更加体会到了:只有老百姓好了,才是真的好!
 
  重庆市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杨春敏
 
  我所在的团结坝社区,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单位型社区,90%以上的居民是原来企业的职工和家属。当时,居民互相熟悉,社区管理有序,很有凝聚力。企业转型以后,居民巨大的心理失落感和企业服务管理职能的突然缺位,团结坝社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问题社区”,用居民的话来说,当时的社区是“环境脏兮兮,人心乱麻麻,秩序乱糟糟,问题成堆堆”。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团结坝生活了几十年,看着社区这个样子,我有责任挺身而出!那一年,我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团结坝社区重新团结起来。
 
  一开始,我打算通过入户走访摸清情况。可我的这些老熟人,竟然没有一个人给我开门。有的居民直接说:“你们连卫生都搞不好,还能做什么?”
 
  既然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不满意,那我就从整治环境卫生开始!我铆足了劲,带着社区工作者开始了艰难的垃圾清理工作。垃圾太多,清洁工摆摆手说干不了,那我们就自己干;卫生死角多,那就一处一处来;一天干不完,那就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我就不信,连一个卫生问题我都搞不定?
 
  社区最难解决的一个垃圾坑,在一处边坡旁,深达8米的垃圾坑,臭气熏天,别说清理,根本没路可下。大家都犯了难,有人甚至想放弃。可我不能放弃,因为我知道,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我们,如果这会儿放弃了,就会失去居民的信任和信心。别说是一个垃圾坑,就是一个火坑,我也要下去扑灭它。
 
  我找来一根麻绳拴在腰上,让同事把我从边坡上吊下去,一筐一筐地往上清运垃圾。一天下来,我的腰被勒出了血痕,一碰就疼,我咬着牙消毒上药;陈年垃圾又脏又臭,怎么清洗,身上还是臭烘烘的。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没过两天,当我再次准备下坑的时候,不少党员居民自带工具“入了伙”。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无比感动,居民们感受到了我们为民解难的决心,属于团结坝的凝聚力又回来了!之前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记者 倪方方)
 
  原标题: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来江苏了!听他们的故事……

责任编辑:黄雪莹
标签: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王波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