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重庆篇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17-10-23 18:10:55
1.jpg
  北碚区新建的复兴小学,几名孩子在校园足球场上玩耍,感受新校园。党的十八大以来,北碚区先后投入资金约十三亿元,建成十二所城乡中小学,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特约摄影秦廷富
2.jpg
 
  赵为粮
3.jpg
 
  陈元春
4.jpg
 
  赵庆华
5.jpg
 
  石君
6.jpg
 
  吴中兰
 
  核心提示
 
  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代表们纷纷表示,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必将激励各方携手,共同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赵为粮代表: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让教育更加公平优质可选择
 
  重庆日报北京电 (记者戴娟)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十九大代表、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赵为粮看来,一个基础、一个优先,凸显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个加快,一个满意,明确了教育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赵为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重庆教育也和全国同步发展。但正如总书记指出“群众在就业、教育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存在,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是更加公平、优质、可选择的教育。
 
  重庆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赵为粮表示,关键还是要靠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首先是向改革要公平。对学生来说,需要健全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资助制度,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失学,让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从教师来说,要完善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和乡村教师荣誉制度,让每所学校都有优秀师资。从园校发展来说,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集团化、学区制、学校联盟、捆绑帮扶等办学模式改革,让老百姓身边都有好学校。从区域和类别来说,切实改变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薄弱面貌,加快发展民族教育,融合发展特殊教育,确保同在蓝天下共享教育发展成果。
 
  第二是向改革要质量。在深化素质教育上,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突破关键环节上,切实减轻义务教育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健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双一流”建设。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上,创新教师管理和培养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让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扩大对外开放,聚集更多资源办高水平的教育。
 
  第三是向改革要空间。给学生就读提供选择渠道,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供给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给学生学习提供选择平台,深化课程改革,增加选修课程比例,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教育与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网络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给学生成长提供选择通道,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各级各类教育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空间。
 
  陈元春代表:

  扎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重庆日报北京电 (首席记者张珺)十九大代表、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党组书记陈元春说,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涉及就业、社保、人才的工作较多,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按照报告要求坚决贯彻落实,扎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积极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陈元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把就业做好,居民收入才能增加,幸福感才能增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一是积极给予下岗失业、去产能职工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加大公益性岗位的安排,零就业家庭必须要有一个人实现就业。二是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搞好人才协同。大数据、互联网、共享经济、人工智能等是下一步重庆产业发展的新兴领域和新的增长点,会产生很大的就业空间,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与之相适应。所以,要更好地培养本土人才,特别是职业技能培训,要通过知识型、高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塑造人才的工匠精神,树立劳动光荣、技能优先的理念,同时积极调整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结合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来安排专业学科。三是积极依托鸿雁计划为企业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四是培养其它层次的人才,尊重人才发展的规律,做大做强人才队伍的基础,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
 
  陈元春介绍说,社会保障涵盖了重庆所有的人群,重庆95%以上的居民都参加了养老保险。按照社会保障的发展规律,一定要通过发展来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发展来解决民生中的短板。她非常看重“发展”,“经济发展了,企业有活力了,社保才有来源”,所以不能只单纯地强调社保的刚性支出,还要考虑社会企业的承受能力,这是一个共生、共荣、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过程。她表示,社会保障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需要制度安排和系统化推进。
 
  赵庆华代表: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重庆日报北京电 (记者戴娟)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十九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赵庆华很关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她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广覆盖,13亿多人口看病有了保障,心里踏实了;取消了药品加成,药价降下来了;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可及性不断提高,服务条件明显改善。“作为发展中国家能做到这样特别了不起。”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赵庆华认为,这个主要矛盾反映在医疗领域,就是人民期盼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但现实供给还跟不上需求变化。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何破解矛盾?赵庆华认为,这需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有两项改革应当引起重视。
 
  一是分级诊疗制度亟待完善。赵庆华说,经过近些年的不断投入,老百姓已经告别了缺医少药,但还是反映看病难,原因就在于大家看病都涌向大医院。医疗资源利用冷热不均,是很大的浪费。她建议,进一步深化医改,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一方面把更多人才“沉下去”,把技术“引下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让老百姓放心看病、看得好病。另一方面,把城乡医疗资源“联起来”,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让老百姓更加便利地享有优质医疗服务。
 
  二是重视“三类”老人医疗照护问题。赵庆华说,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率已经超过15%,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3000多万,失能老人约4000万,患有慢病的老人就更多。这样的人口结构,给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造成很大挑战,带来慢病管理难、长期护理难、老年养护难等三难问题。她为此建议,加快推进医疗、护理、养老、康复、护理职业教育“五位一体”的新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完善“家庭—社区—政府”三个层面的慢病管理及社会支持保障体系,加强护理院建设和规范治理,逐步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让所有老人“病有所治、老有所养”。
 
  石君代表:

  脱贫路上决不让一人掉队
 
  重庆日报北京电 (记者罗静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十九大代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沿溪镇扶贫专干、沿溪镇陡岩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石君表示,这意味着决战贫困的最后冲刺已经来到。“作为来自扶贫一线的基层代表,我一定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决战中。坚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脱贫路上决不让一人掉队。”
 
  石君说,在她进京开会前,沿溪镇再一次对全镇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短板开展了拉网式排查,查找出贫困户精准识别不足、基础生活保障不到位、产业发展缺乏后劲等问题,目前正在逐一完善解决方案。
 
  “比如在危房改造方面,全镇此次摸底调查出低保户、建卡贫困户、农村分散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员中,有C级100户、D级28户还需要进行危房改造。在医疗保障方面,我们进一步深入农户,摸清辖区内患病人员家庭基本情况及就医情况,并逐一登记造册。严格按照市政府相关文件规定的22类重病,将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石君说,摸清底数后,各村由驻村(精准帮扶)工作队及村支“两委”统一牵头,结合农户实际情况对改造项目、改造资金等进行规划,力争通过统一改造、农户自建、购房等多种方式,在明年8月底前完成C级危房全面整修和D级危房搬出工作。而全镇因病致贫的275名重病患者,也都陆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可享受扶贫济困医疗基金、资助参保、普通疾病救助、重大疾病救助等医疗救助政策。
 
  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必须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基础。石君表示,沿溪镇目前主打青花椒和佛手柑种植,各自都有6000亩种植面积。虽然规模较大,但因气候和管理不善等问题,产出效益尚不高,花椒亩产约700斤,佛手柑约3000斤。镇里正在请专业农技人才帮忙改良产品品质,提升产品产量。同时还准备加大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力度,建立青花椒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对农村基层壮大集体经济来说简直是天大喜讯。下一步镇里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各村分别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和劳务经纪服务中心,为入驻经营主体提供劳务保障,并协助农民参股分红,让贫困户真正实现高质量的稳定脱贫,共同进入全面小康。”
 
  吴中兰代表:

  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庆日报北京电 (记者何清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其中提到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对与群众联系紧密的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九大代表、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嘉西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中兰说,“要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是根本。吴中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嘉西村社区以“网格化管理、联动式运行、组团式服务”为主要手段,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形成了“一核多元、协商共治”的治理格局。这其中,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建立社区大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功能,综合辖区社会单位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社会单位协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
 
  报告指出,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此吴中兰认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其中的关键。在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多元协商机制,拓宽社会参与渠道。“涉及群众利益问题时,通过‘两委’联席会议、居民议事会、社区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民意,找到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同时,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培育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引导辖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共同参与社区建设。
 
  同时还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吴中兰表示,嘉西村社区整合社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队伍资源,商议形成《服务群众项目清单》;围绕群众需求,形成《居民群众需求清单》,将供需对接,实现社区服务项目化和社会化,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与好评。
 
  “仔细研读报告,每一句话都是对我们具体工作的指导。”吴中兰说,下一步将贯彻十九大精神,更好发挥党组织作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优势,把居民的参与热情转化为治理服务活力,把社会资源转化为治理服务实力,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巨建兵摄)

责任编辑:王婵
标签:治国理政,十九大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