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补衣服、纳鞋底儿……是母亲每天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的身影,而顶针也是母亲从不离手的“宝贝”。一枚顶针,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承载着对过往的思念。而每当凝视那枚顶针时,上一辈过往的风风雨雨就浮现在眼前。“我家40年”的故事,就从这样一枚顶针说起……
顶针和线 图片来源:网络
讲述人:刘凤,67岁,家庭妇女
记录人:梁叶,38岁,讲述人之女
我生活在河北的一个小山村里,父亲靠种地为生,母亲是小脚女人,白天和父亲在地里干活,晚上回来在月光下纺棉花。在月初和月末没有月亮时,母亲就为我们这6个孩子缝补衣服、纳鞋底儿,从没见她有歇息的时候。我排老四,从我记事起,这个灰黑色的、与别人家的相比略有些厚的顶针就没离开过母亲的手指。
以前,一般人家买不起顶针,为了避免针扎破手,都会缝布顶针,用不久就被针扎烂了。做活多了,手指被扎出血是常有的事。后来母亲一咬牙,用了一天的粮食和商贩换了一枚顶针。母亲用它夏缝单,冬补棉,盖的被,穿的鞋和袜,都是母亲一针针、一线线为我们兄妹几个缝起来的。
我小时候不懂事,有一次和小伙伴们在街上玩耍,一个卖货郎摇着拨浪鼓,喊着“碎铜烂铁、马掌钉、牙膏皮、铁片或铜丝换糖了!”我们几个小伙伴眼睛里闪着金星便围了上去,用舌头下意识地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偷一窥那货筐里花花绿绿诱人的糖块,口水直往肚子里咽。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母亲的顶针。我飞奔回家,拿了母亲的顶针就往外跑。美美的换了几颗糖回家了,母亲正为找不到顶针着急,全家人也都帮着找。看着一家人着急的样子,我站在门口低下头,用很低的声音说,顶针我用来换糖了,父亲气得想打我,被母亲拉住了。母亲说:“快去找货郎,还来得及”,就这样顶针被赎了回来。
母亲日复一日的劳累,终于油尽灯枯,在一个晚上病倒再也起不了炕。她闭眼之前,把我叫到跟前,颤颤巍巍地从手上摘下这个顶针儿,戴在我的手上,用微弱的声音说:“女人的命苦啊,谁也改变不了,我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留给你,只有这么个顶针儿……”。
【记录者的话】改革开放,老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有挑不尽的时装选不完的鞋子……,小小的顶针儿已经成了家里的古董,它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历史见证,每当看到这枚顶针时,上辈人经历的坎坷人生浮现在脑海,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作者 赵玲玲)
责任编辑:罗婷
标签:顶针,改革开放,衣服
【学习进行时】全面深化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他历年两会的必谈话题。其中,许多经典话语旗帜鲜明、掷地有声、意蕴深远。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为您
李克强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聚力改革开放创新持续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日上午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西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