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市香洲区翠香街道康宁社区成立于1999年6月,2010年3月成立社区义工服务站,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3682户,常住人口9525人,注册登记的志愿者1381人,占社区常住人口14.5% 。康宁社区有着人口多、党员多、义工多、困难户多的特点。近年来,在康宁社区党委的努力下以及社区义工服务站志愿者的大力参与下,将过去的一个落后社区改变为街道年终考核“十三连冠”的先进社区,并先后荣获“全国学习型社区”、“广东省文明社区”、“珠海市十佳志愿服务社区”及“香洲区优秀义工服务站”等国家、省、市、区各项荣誉130余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康宁社区蔚然成风。
康宁社区义工的身影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各项事务之中。在爱心饭堂煮饭送餐、发放爱心面包、环境整治、共治巡查、社区播报、党员义工值班、业委会议事会选举上门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等志愿服务及抗风救灾等应难险重任务,党员义工、志愿者参加人数3800多人次,累计出工近13万小时,为社区节约人工费用三十多万元。
一、这里,有这样一群通讯员
如果你在康宁社区看到一群身着红马甲肩扛摄像机、步履蹒跚却精神矍铄的阿姨手持话筒穿梭在人群中,可别觉得奇怪,她们就是康宁播报的通讯员们。从原先10人队伍发展到现在的26人,这群平均年龄达到65岁的社区铁杆义工骨子里满是韧劲儿,不怕一点一滴从头学起,一千五百多个日子里风雨无阻,迎难而上,硬是啃下了“自导、自采、自编、自播”的硬骨头,把“康宁播报”打造成了响当当的社区品牌。她们操着四川口音、在康宁住了几十年,说不出“我们要以‘传播改变社区’为使命”的漂亮话儿,却会为背一份文稿而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用自个儿用镜头记录大事小事,推动社区一点一滴的蜕变。
到如今,康宁播报录制播放的134期节目中,既有《垃圾为何堆满地》《楼顶有个监测器》《环保,你做了吗》等社区身边热点问题,又有《党员先锋在路上》《党员微故事》《家风家训微故事》等专题节目,由此,社区治理、居民自治的话题藉此得以走入公众视野,变成公共议题,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有益尝试。比如2017年强台风“天鸽”袭击珠海,对社区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康宁播报的通讯员们在停雨后第一时间赶到社区山边、排洪渠、大街小巷,拍摄记录因灾受损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并跟踪报道社区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抗风救灾的感人画面,用这些资料制作成视频在社区播放,引起了居民的巨大反响。
如今,康宁播报成为了社区的一个新名片,获得了社区居民、社会各界高度的认可。在省委宣传部、省妇联等单位调研过程中,对康宁播报这一创新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还被中宣部《学习与交流》杂志推广介绍。康宁通讯社也荣获“珠海市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二、走街串巷的红袖章
漫步在今天的康宁社区,你绝对想象不到它曾是怎样一幅脏、乱、差的情景。这个倚山而建、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的社区里曾经杂草丛生、虫蛇飞窜、垃圾蔓延,4个物业公司进入这个“老大难”社区都因管理难度大、费用收不上来而又无奈地退了出去。乱糟糟的环境里充斥着居民的怨声载道,戾气冲天。香宁花园南、北区的党员义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康宁社区党委的带领下,从一砖一瓦的整理开始,慢慢将社区环境的整治工作理出了头绪。2018年5月,经整合,一支庞大的队伍“共治巡查志愿服务队”在康宁社区自发成立了,这群志愿者分为10个小组,每组有4-5人,组长全部由党员担任,每天身穿粉红色马甲、佩戴红袖章,走街串巷捡烟头、扫垃圾,清理小广告,巡逻在社区每个角落,劝导乱摆卖,开展文明引导,积极维护社区环境卫生,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特别是每年春节,他们还早早安排好时间,制定了“年廿六"到"年初八”十一天治安巡逻值班表,在老旧小区飘起红袖章,制止乱燃放烟花爆竹等隐患,为社区居民编织起一道坚强的安全网。在他们的努力下,社区环境更好了,居民幸福的指数更是蹭蹭往上涨。
如今退休后的荣树龙在社区里成了大忙人,他是第二网格香宁花园北区的党支部书记,也是社区共治巡查队的带头人,他说,“志愿者们大都已经六七十岁,在本应受到他人照顾的年纪,他们却主动出来帮助大家,的确难能可贵,传递着一种正能量。退休后,我也每天都来‘上班’,行程排得满满的,比退休前还要忙哩,但是过得很富足!”
三、“老老人”集中,吃饭不成大问题
康宁社区里老年人多、残疾人多是出了名的。社区60岁以上老人1680人,其中空巢老人68人,但在这里,你看不到他们的孤寂、颓丧、落寞,取而代之的是树荫下的饮茶下棋、日间照护中心里的保健康复、社区饭堂里的欢声笑语。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社区饭堂的四位志愿者九年来一直坚守岗位,不求名不求利,默默的无私奉献着。其实,这个社区饭堂办得不易:为了让老人吃得价廉物美,买菜烧菜送菜的志愿者没有任何报酬,好心居民不定期送些柴米油盐,连饭堂烧饭的场所都换了三次……但这个社区饭堂硬是坚持办了九年,服务的老人从最初的五六位增加到现在的46位,还有不少独居老人、孤老也想加入。
在社区饭堂做饭的四位志愿者,有三名是党员,本身都是60岁以上的“小老人”,但为了照顾那些年纪更大、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不辞辛劳。每天一早七点,志愿者高莲英骑着自行车去买菜,买回来,大家一起摘菜、洗菜,做过“大厨子”的张在玉就起油锅炒菜,到了10点半,饭堂已经飘出了炒菜的香气,社区的老人们就陆陆续续赶过来吃饭。
“我们四人一组,两个人炒菜,两个人切菜、盛饭,再回来收拾锅碗,基本要忙到下午一点以后,才能各自回家。”另一名义工熊玲说,“有些老人下楼不方便,我们一定要赶在11点前送到,怕饭菜凉了嘛,风雨不误。”他们,九年来为社区老人提供爱心午餐,解决“午餐难”问题,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天天做义工,越活越年轻”是社区饭堂橱窗上的口号更是他们生动的实践。
四、爱心在传递,责任也在传递
有这样一抹荧光黄,他们默默无闻,却在车水马龙中熠熠发光。“嘟嘟——嘟嘟嘟——”伴随着阵阵清脆的哨子声,两个身着反光服的社区交通指挥员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司机朋友,请等一等,让孩子先过马路。”
“小朋友快点儿走,注意安全,请按顺序通过马路!”
此时,郑郁进和陈惠芳已经来到香宁三街指挥交通。他俩吹响着口哨、挥舞着红旗、喊着话,重复着简单的交通手势,指挥过往车辆减速礼让行人,又不时牵着年幼的学生过马路。
原来,康宁社区出入口位于香宁三街,马路两旁是柠溪市场和香洲文化广场的人流密集地,同时也是珠海五中、香洲六小和两家幼儿园的必经之地,接送幼儿的私家车辆也常常停在道路两旁,每到上学和放学的高峰期这里非常拥堵。为此,康宁社区制定了值班安排表,社区两名中年义工每天在上下学时间段指挥过往车辆,护送行人和孩子过马路,缓解了交通拥堵,保护了行人安全。
“我每天早上七点半开车经过这个路口,都会不自觉地放缓车速,看到郑大哥即使腿脚有点不方便时也在指挥交通,就感到熟悉温暖,又惭愧不已。惭愧的是他们每天不计报酬、不怕风吹日晒为社区和居民作出奉献,更鞭策着我们为社区居民全心全意多办点实事。”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杨嘉豪如是说。
五、为社区发展贡献了一份份力量
香宁花园南区居民李荣华,被大家称为“爱管闲事的老爷子”,自2009以来已累计志愿服务近2万个小时,成为社区志愿时间银行的“首富”,其事迹被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2013年更是被区义工联评为“志愿服务个人金奖”。近年来,“社区党员带头人”荣树龙、“社区艺术团的好团长”严树田、“饭堂高阿姨”高莲英、“巾帼先锋”廖福英、王志淼等义工先后被区义工联评为“优秀义工”。康宁社区其他义工的服务时间普遍也在600小时左右,还有像党员值班室的吴锡新、成志和、陈少强,社区康园中心的残疾人志愿者、省自强模范余玉华,在社区健康小屋服务多年的游利梅医生等志愿者事迹都被媒体多次报道。在集体荣誉中,2014年康宁社区被珠海市志愿者联合评为“珠海市十佳志愿服务社区”。康宁社区义工服务站于2015年起连续四年被区义工联评为“香洲区优秀社区义工服务站”。
“天天做义工,越活越年轻”、“今天我为大家服务,明天等我老了,年轻人也为我服务”,这些由义工们口中说出的简单朴实的话语集中诠释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精神及康宁社区义工文化的精髓。
责任编辑:黄守玲
标签:珠海,翠香街道,康宁社区,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