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滨湖社区志愿服务督导刘萍:让志愿服务成活水 在社区流动起来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9-09-05 17:11:37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更多的参加、甚至承办这种全国性的社区交流、社区志愿服务交流大会,让志愿领袖去学习,把全国的好经验带回来。”站在百步亭社区展出的全国社区书画大赛作品展中,来自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崇文街道滨湖社区的志愿服务督导刘萍激动地说。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崇文街道滨湖社区位于荆州市沙市区中心城区,有着深厚的志愿服务土壤,经过多年的探索,滨湖社区依托清源书院这一品牌,运用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发展出了一套长效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志愿服务在社区的循环流动。
 
  2013年,滨湖社区挖掘了一批爱读书的全职妈妈,由社区提供场地,让她们从家里走进社区,成立了社区妈妈文化站,为了更好更专业的运营社区妈妈文化站,文化站又成立了清源书院。清源书院的骨干志愿者们大多通过了专业社工资格证的考试,并到国外、香港以及全国各地学习先进的社工服务管理经验,此后,滨湖社区形成了以清源书院为龙头的金字塔式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孵化了一系列清源书院管理下的志愿服务分支,引导志愿者形成组织,让志愿组织对接群团组织,通过链接统战、宣传部门、文明办、妇联、团委、社科联等单位,让志愿者在群团组织的专业力量引导下,开展精准的志愿服务行动。同时,社区引导志愿者们树立助人自助的理念,搭建自助互助平台,摆脱传统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式的志愿服务模式,刘萍认为,志愿者不仅要帮助困难居民解决眼前的问题,更要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让有相同困难的社区居民们走到一起,用帮助一个人的时间帮助一批人,志愿者的服务效率也大大提升。
 
  一个由全职太太带动亲子带动家庭带动邻居,继而带动社区的社区活动,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用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和方法,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非遗传承站,走出了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成为了滨湖社区的志愿服务名牌。不仅如此,清源书院立足滨湖社区,目前又内生出2个专业社工机构,覆盖了荆州43个社区,逐渐成长为荆州志愿服务的品牌。
 
  在志愿者管理上,滨湖社区充分利用“民事民议,民议民决,民决民行“即居民的事居民自己商议,形成决议,然后居民自己来行动的理念,形成了一套可循环可流动的管理模式。刘萍说,社区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千条万根的线都是要为民生服务的实事,我们要把这些千头万绪的工作列成清单,晒给居民看,说给居民听,邀请居民一起来出谋划策。
 
  滨湖社区把社区工作列成清单,对社区志愿者全面开放,鼓励志愿者发挥所长,认领服务项目,所有的志愿服务项目都有明确的积分,志愿者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认领志愿服务项目,获取志愿服务积分,志愿者们可以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社区内开办的亲子工笔画、书法,国学、非遗柚塑、非遗汉滩小曲、京剧、情感沙龙等各种免费课程,而上课的志愿者老师通过授课同样可以获取志愿者积分,兑换其他课程,让志愿服务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流动起来。
 
  “这种高度自治的志愿服务模式,也要求社区对志愿者的发掘、培养、训练、实务和督导各方面都必须进行规范管理。”刘萍说。滨湖社区对发布的志愿服务清单,都遵循详细记录,有序推进的管理原则,尤其在一个志愿服务项目结束后服务后,要进行再教育引导,让志愿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服务方法和理念,让志愿服务可持续。此外,社区将志愿者的服务计入个人诚信档案,也记录在志愿服务系统,既可供自己做求职应聘、晋升考核、社会实践等附加分,也可供其他志愿者参考学习。刘萍说:”通过这种形式,社区志愿服务充满活力,志愿服务项目一经发布,志愿者们纷纷认领,不仅实现了社区的减负增效,也让党的初心更具体可触摸。“
 
  针对社区目前存在的”志愿者队伍老龄化严重、流失严重、志愿服务成效不明显“三大普遍性问题,刘萍说,这次会议可谓雪中送炭,百步亭社区在志愿服务方面经验十分丰富,“此次培训班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我作为代表来,任务是学习完,消化好,带回去!”(刘腾腾)

责任编辑:黄雪莹
标签: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志愿者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