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郑忠烈:身怀赤子之心 一生干革命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5-08-26 17:00:00

  他是一位经历了96个春秋的抗战老兵,凭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为国为民,戎马一生,南征北战,屡建功勋。他的人生经历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命运紧密相连,当年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那刻骨铭心的伤痛让他记忆犹新。16岁,当他还是一个以拉人力车养家的小伙子时,毅然决然加入华侨地下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抗日战士。

  郑忠烈,1919年5月1日出生于泰国曼谷,祖籍广东潮州,现居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老红军郑忠烈的家中,听他讲那过去的故事。

  年仅16岁  加入反帝大同盟

  因家境贫穷,郑父早年到泰国一家工厂做工,郑忠烈也随父亲进厂当工人。泰国工厂都有工会组织,亦有中国共产党在华侨工人中建立的地下组织,郑忠烈随父亲参加了厂工会的活动,他的家庭还成为地下党组织的交通站,年幼的郑忠烈常常和母亲一道提着小篮子去外面传递党的情报。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郑忠烈当年虽然只有12岁,但由于受到父亲的熏陶,在他得知日本帝国主义侵入祖国大地后,义愤填膺,暗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回国抗击日寇。在泰国时,郑忠烈经常将报纸上的新闻读给那些在泰国以拉车为生的叔叔伯伯们,让他们了解中国内地最新的战报,向他们宣传抗日主张。

  1932年,郑父积劳成疾,不久病逝。郑忠烈14岁就开始打工,以拉人力车养家,后来在曼谷三聘街一家商店当店员,做杂工。当时泰国是日本同盟军,政府疯狂反华反共,镇压华侨抗日救亡活动。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华侨抗日救亡热情愈发高涨。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了暹罗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简称“抗联”,下有“工抗”“学抗”“商抗”“文抗”“妇抗”等分会组成。回顾当年在泰国参加的抗日救国活动,至今令郑老难忘。1935年初,年仅16岁的郑忠烈在华侨进步青年苏青的介绍下,加入了泰国地下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不久后加入了青年团。

  启明班里读著作  伟人革命思想影响一生

  在加入反帝大同盟后,郑忠烈被介绍到启明学校当校工。启明学校是一所培养革命青年进步的学校,自然受到了泰国政府的打压,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当时学校校长黄耀寰,想尽办法,艰难办校。

  郑忠烈在学校半工半读上启明师范班,兼任学校食堂的伙食管理员,成了启明学校食堂的“阿总”(潮州话将负责管伙食的师傅称为“阿总”)。除了作为“阿总”工作以外,郑忠烈还坚持上课,特别是学校办的“夜校”。由吴琳曼老师的夫人钟洁婴在夜校讲粤语课,就是这点粤语课的功夫,在郑忠烈后来回国参加“抗日”的路途中,闯过国民党宪兵的盘问检查。

  在师范班里,郑忠烈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包括陶行知的著作和苏联著名经济学家里昂吉烈夫的《政治经济学》,老师们还讲授毛泽东论述革命思想的文章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郑忠烈十分崇拜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了解了众多伟人的先进思想后,更加深了他心中对于参加抗日的决心。正是在启明学校的这段时间,是使郑忠烈走上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

  遭遇突袭巧躲过  坚定信念回太行

  1939年日寇已侵占我国半壁河山,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武汉、广州、南京相继沦陷,百姓已遭生灵涂炭,广大华侨群情悲愤,抗日救亡烈火熊熊燃烧。启明师生一批一批愤然回国投奔延安和敌后战场。当年4月郑忠烈也经组织同意得到了廖承志同志的介绍信,取道柬埔寨,途经越南河内抵达昆明,又几经波折,到达太行山“抗大”分校学习。

  1939年4月,郑忠烈与另一位朋友到达昆明以后,那位朋友知难而退,还动员郑忠烈和他一起返回泰国。郑忠烈下了决心干革命,就要永往直前,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他说:“我可以在旅途中牺牲,但决不能回去。”朋友问:“遇到特殊困难怎么办?”郑回答说:“到时候就有办法。”就这样,两人就此分手,郑忠烈独自一人单枪匹马闯关北上。

  郑忠烈曾经想过回延安一路困难肯定不小,但是却没有想到困难会如此之大。从昆明出发,经贵州、重庆北上,旅途上存在多道险关,一是路况不佳,易发生交通事故,二是敌机沿途轰炸,三是国民党宪兵特务盘查扣留,四是旅费不够开支。几经周折后,郑忠烈终于来到重庆南岸橫渡长江,由朝天门上岸,刚一上岸警报就拉响了!只见人们脸上顿时变色,朝有防空洞的方向拼命奔跑,郑忠烈也随着人群跑进了防空洞,但是防空洞里人如潮涌,挤得踹不过气来,郑忠烈觉得不对头,这样非憋死在里面不可,可进去容易出来难,郑忠烈倒着身子,挣扎着倒退出防空洞,然后,又随着人们从山崖边跑下江边,跳上停泊在那里的两只小划子,划到江心的沙洲上,在那里躲过了大轰炸。

  第二天,郑忠烈就急着寻找八路军办事处。虽然知道重庆有个八路军办事处,但是郑忠烈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地址,为防特务跟踪,又不敢随便打听,只得到街边报栏上寻找《新华日报》。报栏上《新华日报》虽然被撕掉了,但报头上地址仍在,郑忠烈心里十分高兴,找到《新华日报》社,就等于找到了八路军办事处。郑忠烈来到办事处,但恰好办事处还在整修,挂着八路军办事处招牌的地方只是一间临时的小房子,从里面走出来一个穿制服的同志,看样子像保卫人员。郑忠烈急切的询问:“有没有去延安的汽车?”保卫人员告诉他,以前的同志都是从这里坐汽车出发去延安的,但是现在去延安很困难,车次不得已取消了。并鼓励郑忠烈,“有决心还是可以去的!”郑忠烈心想,自己不但有决心,还有办法,千里迢迢赶到这里,那么多危险都克服了,还能去不了太行山?就这样,郑忠烈在问清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地址后,又动身想办法出发。

  5月中旬,郑忠烈乘车到成都后患了感冒,而且路况不佳,长途车票都叫票贩子买去了,身上的钱也不多了,郑忠烈不得不暂时在旅馆住下,同时必须节省开支,省吃俭用。

  在成都上卡车出发后,郑忠烈遇到特务刁难、盘问。好在郑忠烈在重庆躲日机轰炸时结识了一位西南联大的朋友,他很讲义气,一路上帮郑忠烈应付,并嘱咐他:“你不会讲内地话,不要开口!”所以,一路上都是这位朋友替郑忠烈应付盘查,两人很顺利地过了一个又一个关口。

  郑忠烈好不容易才于1939年到达西安七贤庄十八集团办事处,即八路军办事处。当时国民党害怕国内外青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于是在从西安到延安的途中设了六道关卡。一批国内外的青年集中在西安,个个表示都想去延安,但要去延安,必须想办法闯过国民党的封锁。八路军办事处的人员为了保护进步青年的安全,告诉他们暂不能动身,只能先到敌后,到太行山抗大一分校。第二天,在办事处同志的帮助下,郑忠烈和一群进步青年组成一个班,穿上军装,伪装成回前线的伤病员。坐了一小段火车后,在接近潼关的地方下了车。鬼子在潼关对岸的黄河上架了瞭望塔,向潼关城内及附近倾泻炮弹,郑忠烈必须冒着炮火从城北迅速通过。

  过了潼关,青年们个个兴高采烈,高唱着革命歌曲向敌后进发。一路风餐露宿,郑忠烈一行步行了12天,从王屋山王屋渡口过了黄河,终于胜利的到达晋东南敌后太行山抗大一分校,受到何长工校长的热情接待。

  从此,郑忠烈开始了游击战争环境下的学习,大部分课堂学习都是在冰天雪地中进行的。到校第二天就迎来日寇的六路进攻,后来又有九路围攻,学校在山区中不断地转移,不断的变换位置。半年后郑忠烈从学校毕业,于1940年春到河南林县下属部队赵基梅支队的连队中当见习排长,并立即随部队东征,到敌后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歼灭鬼子骑兵  老兵回忆战场杀敌

  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每一次战斗都是部队士气高昂,不管高温酷暑,得到命令,立即出发,再苦再累也要前去消灭敌人!这让郑忠烈永生难忘。

  郑忠烈所在的十九团,前身为红四团,改编为八路军后仍然保留着红军时代的“三猛”作风,发现敌情,只要战机有利,立即跑步迎敌,犹如猛虎扑食,务必吃掉胆敢侵犯我根据地的敌伪军。这回郑忠烈得到的情报是,130多个鬼子骑兵进犯我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由西北向东南斜插而过,汪团长顿时严肃的说:“好大的胆子!”随后立刻指挥全团连夜兼程由钜南赶回鲁西南拦截这股敌骑。

  夜晚在通过封锁线伪军据点时,汪团长派人给伪军头目打招呼说:“我们不是打你们的,希望让开路,不要误会。”伪军见是大部队通过,知道是去打鬼子的,自然一枪不发让开通过,因为八路都不是好惹的。这样,部队顺利的通过封锁线,第二天上午在鲁西南杨集遭遇日寇骑兵,立即展开争夺杨集的战斗。

  村落战斗,鬼子的骑兵发挥不了作用,只有逼下马来作战,力图攻下杨集作为驻守阵地。杨集是个寨子,寨西门外有一片平房,十九团四连首先到达,抢占了前沿阵地。指导员李振邦亲自指挥部队冲杀两次,阵地失而复得,第三次,鬼子终于以其猛烈炮火掩护,占领了前沿阵地,四连退入寨内固守。酷暑炎热,对战士们的威胁不亚于炮火!。通讯员小李在火线上不停穿梭传递命令信息,不幸中暑身亡!二排两名战士热得喘不过气来,奄奄一息。伏在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鬼子兵一边打一梭子机枪,一边用湿透的手巾不停擦汗,同样热得喘不过气来。

  下午,四连奉团部命令转移,退出杨集,指导员将一名不能走动的重伤员交给郑忠烈负责掩护转移。郑忠烈去找老乡帮忙,老乡二话不说,推出自己的小独轮车,卸下自家的一片门板,让伤员躺下,推起就走。

  部队实施“欲擒故纵,放敌进寨”战略,以便于夜间进行瓮中捉鳖。夜间作战鬼子的大炮失去作用,机枪火力受死角限制,视界不清,但对于我军来说恰恰有利于发挥擅长夜战的威力,用密集的手榴弹来消灭这股鬼子兵。三百多鬼子全部被歼灭的消息传遍太行山,对于太行山全体指战员鼓舞极大,百姓听到胜利的消息都兴高采烈。

  当时郑忠烈所在的赵支队相当于一个旅的兵力,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八路。经过两天的连续急行军,队伍绕过武安、涉县,在河北永年突破平汉路敌人的封锁线,接着在东辛寨与前来拦截的日军经历一场恶战,整整打了一天,击毙日军300多人,胜利地击溃了日军多次进攻。傍晚,部队向敌后继续挺进。从那以后,郑忠烈始终和部队在第一线南征北战,直到日寇无条件投降,我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社区给予关怀  老战士希望年青人不忘历史

  2007年,郑忠烈和老伴入住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百步亭社区十分重视老兵退伍后的生活,在听说了郑老的抗日经历后,经常组织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看望,为老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老两口一直被社区党委列为重点关爱对象。

  郑老如今已96岁高龄,坐在轮椅上,头发花白,但对过去的记忆仍然清晰。郑老说:“干革命一定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不考虑个人利益,只为群众利益、只为国家解放。”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郑老希望年轻人一定要不忘历史,要真正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就没有现在的好生活。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抗战老兵,革命精神,抗战历史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