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是上海近年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你,市委列为一号课题,发动全市深入调研、出台“6+1”系列文件。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把握“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共建共享治理格局。
一、抓体制机制,优化基层社会治理
深化街镇体制改革,深耕社区自治沃土,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是创新街镇体制。转变街道职能,明确街道以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为基本职责,承担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公共服务等八项职能。精简内设机构,实行“6+2”模式,全市统一设置6个机构,各区根据实际设立2个机构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强化镇域治理,对郊区导入人口5万以上的集中城市化地区,推进析出街道。对暂时不宜析出街道、常住人口2万以上、城市化面积2平方公里的区域,做实基本管理单元,以“3+3”为重点配置资源,建设社区事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三个服务平台,推动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三支力量下沉,更好地服务群众。目前,全市确定了67个基本管理单元。二是深化群众自治。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村治理体系,在居民区,重点理清居委会与业委会关系,探索符合条件的居委会成员依法兼任业委会成员。在农村社区,重点理顺村经关系,做强监督功能,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社区民主协商,建立自下而上的议题形成机制,开展民主协商,健全村规民约。推进社区减负增能,减少居(村)委会协助行政性事务,实行“两份清单、一本台账、一项机制”,即居(村)委会依法依规协助行政事务清单、居委会印章使用清单、居(村)电子台账和居村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增强居(村)委会自治能力和精准服务能力,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让老百姓“有困难、找居村”。
二、抓功能拓展,提升社区服务效能
全市已建成2 1 5个覆盖街镇、延伸居村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190个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一是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创新发展。坚持“能沉尽沉”、“通办就近”的原则,推进“两个通办”,即“全市通办”和“一证通办”。推进“两延服务”,即网上延伸办事和居村延伸服务。完善“三级平台”,优化社区事务服务受理系统,完善市、区、县、街镇三级平台标准化建设。系统升级后,统一受理1 84个市级事项,整合了9个委办局的1 8个业务系统,全年服务人次达1200万。二是推进社区公益服务创新发展。推动社区公益服务招投标,2015年招投标社区公益项目176个,投入资金逾5100万元。推动社区为老公益服务,推广“长者照护之家",到2017年实现全市覆盖,新建60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推动困境儿童公益服务,建设社区儿童之家,整合社会力量,及时救护困境儿童。
三、抓队伍建设,增强社区治理能力
上海以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为方向,以薪酬体系为基础,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推动基层骨干队伍“进得了、留得住、有发展、干得好’’。一是规范纳入条件。将街镇、居民区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就业年龄段、全日制骨干人员纳入社区工作者范围,实施总量调控、额度管理。二是规范薪酬体系。确定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平均收入为2013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至1.4倍,建立统一的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实施薪酬动态调整。三是规范用工管理。统一建设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的建立,为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经综合考核,全市首批纳入社区工作者近3万名,平均年龄37岁,大专以上学历超过80%。
四、抓资源整合,凝聚社区发展合力
上海历来重视依靠制度化的协商平台和多元化的共同治理,推动资源共享、机制共建。一是发挥社区共治平台整合作用。健全社区代表会议制度,把社区发展规划和实事项目等公共事务纳入共治,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二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将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四类社区社会组织列为重点扶持对象。编制两个目录,即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承接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指导目录,规范购买公共服务。推进街镇社会细织服务中心建设,探索社区发展基金会,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提供保障。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是上海贯彻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加快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必然选择,是上海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改革驱动、问题倒逼、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我们感到要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基层实际出发,把解决基层难题、增进群众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强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夯实执政基础。要推动重心下移,让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服务群众。要把握治理规律,使共治共享的发展要求转化为社会各方的自觉行动,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要注重队伍建设,做实基层力量,适应特大型城市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
责任编辑:陈静
标签:基层治理,社区活力
“社区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以地域为基础的真实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强展示他所研究的社区治理课题:清河街道社区实验。怎样让小区除了政府活力,还有市场和社会活力?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模式变了,社区提升的未来规划该如何考虑?
“社区治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以地域为基础的真实的社会生活共同体。”6月6日的“中国社会治理50人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