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过的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 《意见》指出:要聚焦通州,深化方案论证,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既然定位市级行政副中心,就意味着未来部分北京行政机关会搬到通州。
记者到通州的北关、潞城两地一探究竟。横穿北京东西向的地铁6号线在这两个地方都有站,终点就是潞城站。两个站一出站,都能看到几辆代步车停在路边。从北关往南望,看到大批商业高楼已经动工。
把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源于2012年初的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这次会上明确提出,要“落实聚焦通州战略,分类推进重点新城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但是,这个副中心是“城市副中心”而非“行政副中心”,尽管市政府东迁通州的传闻已久,但三年来还没有什么市级行政机关搬到通州。不过,通州每年都上马数十项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道路交通大大改观。
通州近些年突出建设“一核五区”,即通州国际新城核心区和文创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集聚区、国际医疗服务区、国际组织集聚区,其中新城核心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将打造文化商务休闲区。此番明确的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地域,应该主要在新城核心区的周边。可以预料,“一核五区”建设将加快,商业、文化和各种社会服务会提升一个能级。
通州的新定位,是北京谋划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的一部分。中国区域科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主要有两大类:相对低端、低效益、低附加值、低辐射的经济部门;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公共部门。
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正通过“禁、关、控、转、调”五种方式来完成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产业目标。明确全市范围内不再新增一般制造业,就地关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业,对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制造业实施整体转移,对高端产业中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实施调整,主动在京津冀进行全产业链布局。
责任编辑:陈静
标签:北京行政副中心,通州,市规划委,城市
近日闭幕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其中,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些重磅信息首次向社会披露:北京将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在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控”与“疏”双管齐下,严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中心城区力争疏解15%人口……
北京建设通州行政副中心从传言到官方确定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北京进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的攻坚期,加快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设是北京突破“单中心”城市格局的重要举措。
通州将成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在7月11日北京市委全会后,算是从传闻变成新政,终于尘埃落定了。随之风起的,不仅有热议,也有房价的躁动。通州的房价注定将暴涨吗?咱们要呼朋引类去通州买房吗?“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就是搞出一个热火朝天的“大通州”吗?对这三个“?”的回答,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