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 > 夏季消暑纳凉指南 > 夏日记忆

重庆夏日记忆:防空洞、蚊烟儿...

来源:重庆时报 发布时间:2015-08-21 10:39:43
  防空洞/1960年
 
  山城电影院,那是多少上世纪50年代生人的甜蜜、青涩回忆。
 
  山城电影院1959年完成设计,第二年就开张营业了。
 
  那时,一张山城电影院的票价比普通电影院贵五分钱,是一场“最高档”的约会。
 
  电影院里能吹冷气,冷气就来自城中防空洞。
 
  防空洞冬暖夏凉,平均温度在十七八摄氏度,一到夏日,向阳电影院、和平电影院、唯一电影院、五一电影院,就从防空洞里抽出冷气。
 
  一张电影票,就能歇两小时凉。
 
  重庆钢铁(601005,股吧)集团职工总医院的张孃孃,今年48岁,她对《重庆时报》回忆说,大渡口曾经有家钢花电影院,也抽防空洞的冷气,电影院里比外面凉快多了。
 
  重钢集团工会副主席罗琳对《重庆时报》记者说,钢花电影院早就不对外营业了,不过,“防空洞冷气”在去年前还存在。
 
  她说,钢花电影院就是钢花剧院,闲置这些年主要是演出,内部开会使用。去年修缮了,才将原来的“防空洞冷气”改装成空调。
 
  不少老重庆,都在防空洞歇过凉。
 
  十八梯的防空洞是公认的“大空调”,也是重庆城大大小小的防空洞里最有名气的一个。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八梯防空洞外狭窄的坡巷里散发着浓浓的市井味,有卖烧饼的、掏耳朵的、修脚的、做木工的、做裁缝的、理发的,热闹非凡。
 
  2003年起,重庆开放防空洞,让附近居民纳凉。
 
  老重庆的共同记忆里,一定少不了,在防空洞里吃火锅、买打折书、定制旗袍、修摩托车,甚至有人还在防空洞里种过蘑菇,唱过歌跳过舞。
 
  蚊烟儿/1970年
 
  苦夏口干,大碗喝过摊凉了的绿豆稀饭。老街上,家家户户就抬出凉板搭上,有的人家抱出一卷凉棍铺在用水洗干净了的地上。
 
  川渝两地叫着凉板、凉床、凉板床的物什,湖北、湖南一带叫着竹床。
 
  凉棍最方便。竹子劈成条,用刀细细剔了竹节,再在文火上熏烤,防虫蛀。最后用布条将这些竹条扎成一排,大概80到100根为一铺。夏天用完,卷起来往角落一收。
 
  等老重庆们搭好凉板,卖蚊香的也就出来了。
 
  那时叫蚊烟儿。街边常常传来吆喝:“卖蚊烟儿哟……卖蚊烟儿啰……”
 
  上世纪70年代,这种蚊烟儿都是卖的人自己做,和现在的蚊香不太一样。
 
  蚊烟儿就是在锯木面儿里混一点“六六粉”,用漏斗,一点一点把面面儿灌进糊好的纸筒筒里。
 
  纸筒筒只有拇指粗,边灌边用铁丝捅,才装得踏实,蚊烟儿点着后不会半路熄掉。
 
  在乡坝里,人们还点谷草熏蚊子。
 
  上山下乡,当过10年知青,如今退休住在南坪一组团铭邸的蒋孃孃说:“乡下热天,人们晚饭八九点才吃,坐在坝子里吃最凉快,但是蚊子多得遭不住。”
 
  她说,大家在坝子里堆起谷草,上面用润的谷壳捂着,明火燃不起来,烟总是慢慢地冒,熏蚊子,也熏人。
 
  火窑裤/1970年
 
  讲究的老重庆,夏夜不串门。
 
  冲了澡,大男人、小细娃都换上火窑裤。突然来个串门的,尴尬得很。
 
  火窑裤是川西坝子的土话,其实就是内裤,但又和现在的内裤完全不同。
 
  上世纪70年代,手巧一点的主妇,自己扯了花棉布、红布、灰布,用缝纫机,不一会儿就踩出一条短平脚裤,短到腿根,松松垮垮,透风。
 
  上个世纪50~80年代的男性,无论你干着多么体面的职业,一回屋便要换上火窑裤。
 
  重庆有句俗话:暑天无君子,外地人别见怪。
 
  重庆临江。
 
  江边长大的孩子水性好,穿条火窑裤,一个猛子扎进江里。当轮船顺流开过,船后成人字形铺开浪头。人游在江面,被浪头抛上落下,就像荡秋千一般刺激。
 
  重庆的火窑裤为什么不叫火炉裤?火窑裤的名字怎么来的?都已无从可考。

  天府可乐/1980年
 
  80后的记忆里,重庆的夏天叫“天府可乐”。
 
  没有什么比这棕色的液体更神奇了,一口灌下去,爽得喉咙痒,打出一长串的嗝,真是过瘾。
 
  80后梁恩彧喜欢喝天府可乐。
 
  她的记忆里,小学班上有同学过生日,就会请好朋友喝上一瓶。
 
  天府可乐比梁恩彧早出生。
 
  1981年,天府可乐的配方诞生在重庆。它由当时的重庆饮料厂(天府集团前身)和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共同研制。原料全部用天然的中药成分,不含任何激素。
 
  天府可乐一度成为国宴饮料。
 
  甚至在1990年,天府可乐还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建立了灌装厂。
 
  这种风靡大街小巷的饮料,不知何时,一夜消失了。
 
  就像重庆的夏,那些竹床、河沟、童年,不一样的老日子,在这酷热的日子,偶尔被提及,便一阵清凉。
 
  再探冰粉妹妹

  弹子石夏天的味道
 
  去年夏天,一张清新的照片走红:嘿乖一个妹儿在弹子石卖冰粉、凉虾、凉糕。
 
  微博上,很多网友都说,好像周冬雨哟。
 
  冰粉妹妹叫阳阳,原来是在校大学生,2011年退学,在家呆了一年,找工作不顺利,便开始帮着父母做生意卖冰粉。
 
  阳阳昨天对《重庆时报》说,很多网友都因为想看她,去吃冰粉,去年夏天生意特别好。
 
  “没打算再找工作,想好好做冰粉生意。”阳阳说。
 
  阳阳的冰粉味道真。
 
  她说,粳米都是手工磨成浆。醪糟也是自家酿的。
 
  除了卖冰粉,如今,阳阳还当起了南坪“代言人”。
 
  有媒体摄影师找到她,在石板坡长江大桥南桥头的山头上,游乐园的大摩天轮下,拍下一组组美得不带烟火味的照片,这些照片在微博上热传,简直成了一张张重庆的“风景明信片”。
 
  人·忆 何光煜(93岁)
 
  理发店的“人力电风扇”
 
  20岁那年,他进了小什字一家银行工作。
 
  那是1940年。
 
  今年93岁的何光煜老先生,毕业于旧时重大商学院(大概便是如今的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他向《重庆时报》记者回忆,那时,银行里有100多个行员,每个人都要穿西装、长裤,打领带去上班。
 
  银行是少有的安装电风扇的地方。
 
  吊扇在头顶旋转,一天下来,还是吃不消。何先生回忆,行员们的衬衣,常常后背都湿透了。
 
  1940年的重庆,打赤膊的男子并不常见。
 
  何先生说:“讲究一点的人家穿杭绸、夏布,随意一点的就穿白棉布褂子,即使伏天,扣子也扣得齐全。”
 
  进饭馆吃饭,有细娃上来打扇,要一个铜板。
 
  何先生解释,一个铜板在当时能吃上一碗牛肉面了。
 
  理发店里还有人力风扇。
 
  人力风扇有两种。一种是用一根长竹子夹破,卡上一排蒲扇,有人不停地拉绳子,蒲扇便上下翻动。
 
  还有一种吊扇:扯上一块一平方米大小的厚帆布,用绳子拴着四角,挂在天花板上,下面人扯,上面的布就跟着上下摆动扇风。
 
  天干物燥容易失火,旧时街道,隔几户人家便有口大石头水缸。
 
  缸里装满井水、河水。
 
  旧时民风纯朴,石缸上常有积善之家放一块木板,熬了老荫茶,用大瓷碗摆上几碗。
 
  分文不取。
 
  路过的力夫渴极了,伸手便取,咕咚一口灌下肚。
 
  邹二娃(35岁)
 
  还记得红苕藤项链吗?
 
  前几天看报纸,又是高温预警信息。妈妈赶紧转身给老家亲戚打电话:“房间收拾好哟,我要回来避暑!”
 
  挂完电话,妈妈长叹一声:“在家吹空调再凉快,还是没得老家的凉板舒服啊。”
 
  第二天,妈妈留下字条:“你在重庆慢慢抗热,我回老家了。”
 
  我的老家在綦江,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县城,城区不大。小时候,我们住在沱湾,老街区的房子虽然破旧,但是人和人融洽。
 
  妈妈上班,把我随便丢给哪一家都要得,下班回家沿街喊:“邹二娃,回家吃饭啰!”
 
  我几乎从不理会母亲的呼喊,常常是正和小伙伴们在河边抓萤火虫,装到小瓶子里,用又瘦又长的杂草编帽子,给邻居家的妹妹用红苕藤掐出一条“项链”。
 
  这一切都是在等待夜晚来到。
 
  到了晚上七八点钟,热气散了一些,邻居们就用水桶装水倒在地上,反复倒几次。各家在路边或者坝子里,摆上两根板凳,放上一块凉板,枕头一丢(不然凉板夹头发,扯着生痛)整个身子倒上去,凉板嘎吱作响。
 
  路边蚊虫多,妈妈往我身上洒几滴花露水,然后在旁边打扇子,哼哼儿歌,我不一会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有时候天气实在太热,妈妈还会把凉板搬到屋顶,我们坐在上面吃沙甜的西瓜。现在想起来,是那么幸福的事情。
 
  还有人在水边架凳子铺木板,去小伙伴家睡过两次,每一次妈妈都吊着心。我是旱鸭子,要是迷迷糊糊掉进河里就不得了了。
 
  去了两次就去不成了。我们发现了另外一个“新大陆”:睡树丫。
 
  好朋友张龙看过一本娃娃书,为了打日本鬼子,儿童团的小兵们就睡在树丫上,抱着红缨枪。
 
  那时候我们都刚刚成为少先队员,想着入队誓词,热血沸腾,于是决定去黄葛树上睡上一觉。只睡了一次,就从2米多高的树丫上掉了下来,鼻子流血。
 
  妈妈单位的司机哄我说,睡拉粮食的车,晚上就能吃大馒头。
 
  真有这么好的事?我带上周围住的小娃儿们,爬上大货车,结果第二天醒来,所有人背上都是指甲挠痒后留下的血痕。大馒头没看到,倒是免费帮人看了一晚上的车。
 
  后来,家里的条件好了些,父亲调到县城,我们搬进新宿舍。
 
  父亲在我和姐姐的房间装上吊扇。
 
  真是舒服惨了,睡在屋里头,看着头顶上呼呼转的扇叶,多看几圈包管睡着。后来读到一本催眠的书,才“恍然大悟”:原来风扇的设计师这么伟大,在发明风扇时运用了催眠技术。这一论断后来成为朋友们的笑谈,笑的程度十分夸张,直到现在的聚会上,时不时还会被人拿出来调侃一番。
 
  1996年伏明霞在亚特兰大奥运会得奖,我们家买了台窗式空调。
 
  全家人挤在一间屋里,床上、地上、凉椅上都睡了人,那个才叫凉快啊。城里在路边睡凉板的人也少了,一到晚上就关窗关门开空调。
 
  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怀念以前睡凉板的日子:周围全是邻居,谁说了个笑话,十几个人打哈哈。哪家买了大西瓜,砍成小块,放在板子上,招呼你吃。隔天,吃了瓜的人中,有人便做上很大一盆冰粉还情。那种生活朴素绵甜,个个交心谈心,不遮不挡。
 
  很怀念那样的日子!

责任编辑:陈静
标签:盛夏,清凉,记忆,热浪蒸腾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