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 > 聚焦全国两会 > 两会每日回顾 > 06日

徐绍史11次提及“信心”:中国经济绝不可能“硬着陆”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6-03-06 14:24:38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赵艳红 潘旭海)历年全国“两会”期间各部委掌门人都会出席相关记者会,解答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今日上午10点,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走进梅地亚中心,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回答了国内外十家媒体的提问。“世界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解决就业问题有信心”……近90分钟内,徐绍史11次提及信心:驳斥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说法。而他驳斥的底气,正来自于他所掌握的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

  面临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挑战不容低估

  第二个提问的路透社记者就几天前穆迪评级公司下调中国经济的展望询问徐绍史的看法。

  徐绍史回应称,客观说,挑战不容低估,首先是世界,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低速增长,估计这一段时间都是这样一个局面,而且金融市场动荡,大宗商品价格下挫,地缘政治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所以,世界经济环境当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它会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影响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此外,我们国内经济处在“三期叠加”阶段,同时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比较大,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而且财政金融领域的一些风险也在积累。“所以综合来看,我们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2016年可能更加错综复杂,风险绝对不容低估。”徐绍史如是说。

  在看到挑战风险的同时,徐绍史也指出了我们国家较好的客观基础。第一是物质基础雄厚,有完备的产业体系,高效的基础设施。第二是市场需求巨大,有十三亿人口,九亿劳动力,七千万的市场主体。第三区域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随着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要素流动越来越便捷,配置效率越来越高,各地比较优势就可以发挥得更加充分。第四生产要素的质量也在提高,受教育的平均年数在增加,而且每年都有七百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投入到劳动大军的队伍里面来。第五宏观调控的经验也在逐步积累,不断丰富。

  针对今年的经济运行,徐绍史称我们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拓新市场,投资新领域,培育新动能。我们的政策工具箱里有充足的政策,而且还在不断地研究充实,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使2016年的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

  新常态视角:中国经济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看中国的经济,不能再用传统的、以往的视角看。”徐绍史指出,首先应该用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视角来看待中国的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最核心的是三个概括,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中国2015年的经济的表现是非常亮丽的。

  第一,速度变化,就是在经济平稳运行当中实现了速度变化,去年全年经济增长是6.9%,在合理区间,因为我们确定的指标是7%左右。同时,就业平稳增长,预期目标是1000万,实际是1312万。居民收入的增幅快于经济增长达到7.4%,CPI温和上涨,环境质量还在不断改善。

  第二,结构在不断优化。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的贡献已经高于投资,消费贡献率达到66.4%。从产业结构来看,三产已经占了半壁江山,达到50.5%。从地区结构来看,地区发展朝着平衡、协调、协同的方向发展。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6.1%。

  第三,动力在转换。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这些上游产业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但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增长,而且迅速集聚,新的动能在快速成长。

  长远视角:看态势,又要看走势,更要看趋势

  “看经济不能只看眼下,也不能只跟过去比。”徐绍史看中国经济的第二个视角,是“既要看态势,又要看走势,更要看趋势”。

  徐绍史指出,现在我们整个经济的态势是不错的,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从走势看,1月份的数据也有一些显示出积极的迹象,CPI在1月份达到了1.8%,PPI在1月份环比、同比降幅都在收窄,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都有所回落,但是它跟春节休息这个节假日的因素是相关的。但非制造业PMI还在景气上方。从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分项指数看,也有不少积极的变化。另外,1-2月份的全社会发电量也是增长的,所以经济走势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徐绍史说,更重要的,还要看整个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四个没有变”,就是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就是我们经济的长期趋势。

  从态势、走势、趋势上看,徐绍史认为应该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十分明显 中国经济绝对不可能“硬着陆”

  有记者提问,称有观点称“包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是不可避免的”也有观点说中国经济已经拖累了全球经济和市场。

  作为宏观经济主要调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徐绍史回应称,“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十分明显”,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预言注定要落空。

  徐绍史从速度、进口、投资、贡献率四个4个方面,盘点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做出的贡献。

  速度方面,徐绍史称,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为6.9%,这是在是在世界金地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在国内长期积累的矛盾显现中,在60多万亿的经济总量下取得的;进口方面,去年中国进口实物量持续增加,如原油去年增长8.8%,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增长2.2%,矿物肥料和化肥增长了16.7%;投资方面,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1180亿美元,增长了14.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增长了18.2%;从增长贡献率来看,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中国2014年、2015年的贡献率估计不会低于美国。

  徐绍史指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中国具备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经验丰富五方面的有利条件,完全有能力使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中国经济是绝对不会“硬着陆”。所谓“硬着陆”的预言,是一定要落空的。

责任编辑:史雅琴
标签:两会,徐绍史答记者问,中国经济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