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大家可能会在许多地方看到一个印有“同线同标同质”(“三同”)的标识。
这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上个月发布的“三同”宣传标识。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14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说,“同线同标同质”,是指企业内外销产品在同一生产线、按相同的标准进行生产,从而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平。
简单地讲,就是将出口国外的产品以同样品质带给国内消费者。生产“三同”产品的企业都将使用这一宣传标识,在一些超市也会设立带此标识的专区,让消费者能够更清楚地做出选择。
今年,“同线同标同质”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报告提到“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2015年,曾经出现过中国消费者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现象,而许多消费者回国后却发现,其实很多马桶盖都是中国生产的。
有专家表示,在中国企业一味价格战的背后,我们的厂家是否注意到了消费者是不是真的只关注价格?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品质成了许多消费者选购的重要因素。
“三同”,实质上是供给侧的一场质量革命。
对消费者而言,不出国门,就可以买到与国际市场同样优质、价格更加低廉的产品。
“‘三同’工程将增加国内市场中高端质量供给,满足消费者对中高端质量安全水平的需求和获得感。”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主任顾绍平对新华社记者说。
中国出口的产品远销发达国家。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二处处长黄斌介绍说:“我们做过一个调查,日本市场的冷冻方便食品大约50%至55%是中国生产的。”
这些出口产品的品质把关通常十分严格,产品要通过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口国主管部门和国外采购企业的层层检查。黄斌说。
而“三同”工程的铺开意味着,这些严格的监管模式将被复制到内销产品的生产采购各个流程,为消费者带来优质、优价、优品。
黄斌所在的部门现在负责大约13000家食品出口企业的备案和认证工作,他说:“在推动‘三同’方面,我们现在探索推动的是‘双复制’,即出口的监管模式复制到国内,国外的商业采购模式复制到国内。”
“三同”要求最早于2014年提出。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将食品企业内外销“三同”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加以大力推动。
最新数据显示,已有大约1180家企业实现了“三同”。国家认监委开展了逐一帮扶计划,实现与企业的“三同”对接。
“这一次次活动,犹如给优秀的出口食品企业打开了一道道大门,走近了国内消费者。”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国秀说,“三同”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果秀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日本,在2015年果秀加入了“三同”工程逐一帮扶计划。2016年7月份,果秀的国外品牌通过“三同”工程,在线上进入了中国市场。
来自国家认监委的数据显示,“三同”工程直接帮助企业新增国内销订单55.6亿元。一些出口主打行业和企业成效明显,据初步统计,2016年出口肉制品企业内销增长102亿元。
“今年我们希望内外销融通的企业能够增加到两三千家。”黄斌说,“将‘三同’平台进一步打造起来,形成规模。在国内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面向中高端的市场,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模式。”
按照计划,‘三同’产品将从食品领域逐步推广到消费品领域。
专家表示,“三同”的落实,将带动相关产业加快提质升级,引导消费回流,优化供需结构。
顾绍平透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出口食品企业“逐一帮扶”行动计划,指导企业质量提升,对外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对内成功实现内销转型,增加国内“三同”产品的供给,增强消费者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