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 > 我家40年 > 40年博物馆

甜蜜的“三转”:转出时间的年轮 转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8-11-08 15:04:21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人们把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形象地称为“三转”。在那个年代,它们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极具标志性的奢侈品,更是年轻人结婚需要置办的婚嫁标配。“我家40年”的故事,就要从这甜蜜的“三转”说起……

 
  讲述人:高玉平,67岁,山西省商务厅退休人员
 
  记录人:高晨,38岁,老师,讲述人之女
 
  我是改革开放第二年结的婚。我家兄弟姐妹多,父母管不过来,受经济条件所限,父母不可能给我把“三转”准备齐全。订婚后,父亲把家里一辆飞鸽牌自行车给我,对象自带一辆永久28型半新自行车算是陪嫁,母亲120元买了一块上海产东风牌手表,让我送给对象。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我把这块手表给对象戴上。她看我没有手表,于是就把她手腕上的那块1970年上班时买的旧表(也是东风牌)退下来给我戴上,也算是互送信物吧。虽然没有教堂互换戒指的庄重,却也有新婚前的甜蜜。
 
微信图片_20181109144344.jpg
 
高玉平与妻子结婚时的手表 摄影:高玉平
 
  我家兄弟姐妹多,物质条件不算很好,而且父母还一直保留着战争年代解放区“新事新办”艰苦朴素不铺张的光荣传统,不建议在饭店设酒宴和置办更多新家具,就把家里一张旧桌子、一张旧床和一个旧五斗柜给了我,算是置办的家具,又托人给对象和我从上海各买了一件当时很时髦的晴纶衫上衣。但我总觉得还有点单薄,于是就用我仅有的200多元复员费买了点木料,雇木匠又打了一个三门衣柜、一张新床、一个平柜和一对简易沙发、把父亲的一件毛料衣服烫洗了当做我的新衣。
 
W020181023345226665180.jpg
 
家中的凤凰牌自行车 摄影:高玉平
 
  没有摆席宴请,但那时年轻的我也有追逐时尚的愿望,于是仿照刚刚开始流行的旅行结婚,和她回爷爷家花了十几元火车票体验了一把乡村旅行的浪漫。
 
  结婚后,看到单位同龄人骑的自行车不是“凤凰”就是“永久”,都是当时上海名牌,而且是崭新的,特别羡慕,就像现在自己开个小“奥拓”,羡慕人家开着“宝马”、“奔驰”一样。为了给自行车升级换代,我俩即使每人每个月35元工资也要挤出一些存银行。钱存得差不多后,就把两辆旧自行车卖了(其中一辆永久28型是她结婚时带来的)。我们用卖下的200多元钱加上平时攒的钱先后买了一辆永久28型和一辆凤凰69型自行车。当时中国拥有自行车5亿辆,我们也成为了光荣的一份子。
 
  那时候,凤凰牌自行车最抢手,要凭号或“找关系”才能买到。我还是经省五交化公司领导特批,从榆次五交化公司买的。当我从榆次提上新车子,骑往太原的路上,一路上都是人们羡慕的眼光。我迎着小风,白色的衬衣随风飘逸,那得意的劲头和现在开着“宝马”、“奔驰”逛街的人的心境估计是一样的。
 
W020181023345226665180.jpg
 
以前的自行车行车执照 摄影:高玉平
 
  生了女儿的第二年,我们买了台上海产的蜜蜂牌缝纫机。它一直陪伴着我们,直到孩子上了高中,我们的工资也有了大幅提高,孩子的衣服都在商店买了,我们穿的衣服也不再需要“缝缝补补又三年”了,这台缝纫机才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三转”退出我们的生活是必然事件,但是一辆自行车就曾是我妻子的嫁妆,一块手表就让我成为了新郎,一台缝纫机更是见证了我们女儿的成长,它们伴随着我们一家走过有笑有泪的生活,成为我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记录人的话】
 
  “三转”见证了父母的结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浪漫,虽然那时候的物质没有现在丰富,但是父亲的言语之间都是幸福与甜蜜,虽然过去了40年,小家大家都越变越好,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之间那份永久保鲜的甜甜蜜蜜。(中国社区网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长风西街丽华社区)

责任编辑:胡一鸣
标签:三转,年轮,幸福生活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