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自2014年起,市南区组织开展了“认对门”邻里互助活动,把志愿服务的重点放在基层社区、做到千家万户,倡导居民以举手之劳实现邻里间的互助互惠,增感情,促和谐,聚合力,保平安,做实了“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
向对门送上或交换一对“家庭基本信息卡”,建立互信关系,是“认对门”邻里互助活动的第一步。“家庭基本信息卡”上填有家庭成员姓氏、联系方式、从事行业及擅长技能、向对方的承诺和需求等,“平日随时关照、有时随叫随到”“亲,我来了”“每日敲门”等关切话语,被写到了对邻居的承诺一栏中。按照要求,双方互换信息卡,并贴在家里醒目位置。社区还为结对住户发放了爱心门铃,希望营造邻里之间互敬、互帮、互信、互促的互助氛围。
“认对门”活动的重点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需要重点守望帮助的住户。社区“帮到家”志愿服务站牵头做好重点户邻里间的“认对门”宣传、互认工作。同时,在社区、楼院公示居委会干部、楼长、片警的联系方式等信息,保证了“认对门”邻里互助得到社区服务、平安建设等多方面力量的支持。“认对门”活动在市南区机关党员干部中先行启动,倡导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先从为邻居服务开始。同时发动楼组长、老党员、老干部等社区骨干带头参加。通过宣传发动和示范,年内“认对门”活动机关干部达到了60%以上,社区达到了住户的30%以上,其中重点户达到了80%以上。
典型事例说明:
1、好邻居的故事
八大关街道红岛路社区组建了由121个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重点家庭与68名志愿者组成的帮扶对子,以举手之劳,实现邻里间的互助互惠……
家住红岛支路3号青岛山花园的李泽安老人今年81岁了,和她结对子的是对门的老邻居姜盛兰。李大娘告诉记者,她膝下2个孩子,但岁数都不小了,因为不住在一起,不能事事兼顾他们老两口,平时有事少不得麻烦邻居,但幸好邻居姜女士又是个热心人。
王国庆是一名主治医师,他在社区充分发挥他的医疗专长,免费为社区老年人开展医疗保健咨询、上门查体及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定期为80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上门义诊,和他们进行生活及养生等方面的交流,成为社区居民的义务保健师。
社区热心人姜茂珍每逢节假日都会自费买上肉、菜、面,在家中包好饺子,送到孟大娘等独居老人家中,用爱心赢得了居民的爱戴和尊敬。独居老人孟大娘和海大看门老大爷都是姜茂珍重点照顾的对象,姜茂珍只要有空都会去看望老人,并给老人带去吃的喝的,无私的照顾了老人多年,并且在过年期间还将老人接到自己家吃饺子
2、爱心门铃
珠海路街道东海中路社区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71岁的王明秀老人家,免费为其安装了一个小小的“爱心门铃”。爱心门铃一端放在老人家里,只要王明秀老人一按门铃,与之相连的放在楼上邻居家的报警器就会响,邻居听到后就会上门提供帮助。
“老人家今年71岁了,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不在身边。有了门铃就方便了。”东海中路社区主任张波介绍,爱心门铃是无线设备,老人在家里随处都可以使用。“不怕半夜被打扰,远亲不如近邻嘛,我能帮得上的一定会尽力去帮。”楼上邻居石景珠说。
针对辖区独居居民、空巢老人生活不便等问题,市南区为辖区700余户60岁以上独居老人家庭和75岁以上空巢老人家庭安装“爱心门铃”。
3、湛山街道盐城路6号的“綦荣玉家庭小食堂”
现在,做子女的都在忙自己的工作,家中的老人往往疏于照顾,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利索,自己在家做饭有的都成问题,有条件的子女往往给老人请个保姆,可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家庭该怎么办呢?在青岛市南区湛山街道盐城路社区里老人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居民仇桂花:“我自己出不去门,我自己走就东倒西歪,晕的没治了。我这个做顿饭都很困难,一天做三顿饭,我都一天不闲着。”
79岁的仇奶奶,住在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虽然已经是高龄老人,但是她平日里,还要照顾患脑血栓的老伴和智障的儿子。由于家住5楼,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居民仇桂花:“(有时候)她就给我送上来,很解决问题,中午这顿饭不用我做了,这不,我就躺躺,她(綦阿姨)做的饭确实是好,从来都不重样。”
仇奶奶口中的她,是一楼的邻居綦荣玉,按照仇奶奶的指引,我们找到了綦阿姨的家,临近午饭时间,綦阿姨正在厨房里忙碌着。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居民綦阿姨:“今天给老人做炸舌头鱼,炒菠菜,粉丝菠菜,做一个素菜。老人吧本身血压高的,血脂高的都有,所以我要考虑到。(做饭)首先要卫生,再一个就是要安全,还要健康。”
原来,不仅楼上的仇奶奶一家能够吃到綦阿姨做的午饭,社区里还有4位老人的午饭也是綦荣玉亲手做的,这样一个社区助老小食堂,綦荣玉已经坚持三个多月了。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居民綦阿姨:“我跟我对象身体也不好,得到了很多帮助,我就觉着现在身体好了,就应该给居民做点事。像我们院里,像有些老人,像一家人似的,做饭的时候,无非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做好了就给他们送过去。”
綦阿姨告诉生活帮帮办,原本她是想无偿帮助几位老邻居,可慕名而来的社区老人越来越多,饭菜的成本实在有些让她吃不消了。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居民綦阿姨:“当时想一个两个老人,还真没考虑要钱,现在就是多了吧,就是考虑说收10块钱。我想既然做,就要做好了,让老人满意,不是现在都弘扬正气吗,我也想如果我要真能带动起来,邻里间都有这样的老人的话,不出院门就能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好事。”
中午十一点半,老人们准时来到綦荣玉家里打饭,至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綦荣玉就亲自把饭菜送到他们的家里。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居民仇桂花:“好吃。”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居民董桂贤:“她做饭可好吃了,她做的吧,还干净,质量还好,还实惠,她处处为我们着想。”
案例分析:
“认对门 帮到家—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给邻里间送去了温暖和煦的春风,事虽小而受益者多,不但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会和谐,而且保护了一方平安。
案例推广:
该案例同时也是党政机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三严三实”的一个有效载体,可以倡导党员干部从服务邻里开始,不断深化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邻里守望,政策,社会,文明,社区
案例介绍 邯郸市丛台区四季青街道窦庄社区地处邯郸市中心地段,占地42000余平方米,2001年作为全市首批城中村整体改造试点,共有居民楼17栋、768户,是邯郸市2001年首批城
10月12日至13日,展览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刘淇,北京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吕锡文,中组部原部务委员、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傅思和,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 解放军总政治部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李辉,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理事长周和平,北京市人大原副主任、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理事长吴世雄,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津芳等领导以及参加国际志愿服务交流大会、秘书长培训班的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展览。
为推进“邻里守望”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11日上午在京举办“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实践与理论创新圆桌会议。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刘淇出席活动并讲话。中组部原部务委员、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傅思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津芳,多位志愿服务领域专家学者以及基层代表齐聚一堂,展开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