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守望爱在海淀:积蓄传递社会正能量

来源:中国志愿邻里守望专刊 发布时间:2015-10-21 17:28:38

   2014年初,海淀区响应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号召,发起“邻里守望爱在海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以社区中的空巢老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困难家庭为重点,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动员社区群众都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渐渐地,社区中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了、疏远的邻里亲近起来了、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了······

  小教师 大舞台
 
  讲台上,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神采飞扬地讲解着如何用简单的英文形容词描述自己身边的伙伴。课堂中,孩子们有的托着下巴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课,有的认真地做着笔记。这一幕可不是发生在课外辅导机构,而是在香山青少年宫为地区未成年人提供的公益性质的校外教育活动。
 
  为整合地方资源,建立互帮、互学、互助的有效机制,共享有效资源,达到优势互补,海淀区香山街道党工委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党总支共同开展“小教师 大舞台”暨红色“1+1”共建活动。这也是海淀区项目化管理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试点项目之一。
 
  来自北外的这些志愿者,均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外语能力、出色的国际视野以及灵活的知识应用能力。他们将自身专业能力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不断以创新形式服务、回馈社会。
 
  “像我们这种从外地来北京打工的,周末也没空照顾孩子,孩子的功课特别是英语,我们也辅导不了。现在好了,把孩子放在少年宫,不仅有人帮我们看孩子,还可以免费给孩子们上课,这样我们在外面工作也安心”学生邱佳悦的母亲感激地说。
 
  由于香山地区地处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单位青年数量大且外来务工子弟居多。加之此地存在着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少、师资力量不足和校外优质文化资源短缺等问题,香山本地的青少年要奔波到十里之外的城区才能参加到校外教育培训。而由于家庭条件所限,对于千余名外地来京的流动儿童而言,享受校外教育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为此,香山街道党工委、香山街道办事处于2010年7月成立了香山社区青少年宫,这是全国第一家面向社区的完全公益型青少年宫,旨在为社区的儿童提供免费的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成立5年多来,香山社区青少年宫已经举办了12期寒暑假培训班和360期周末培训班,推出古筝、国学、英语、书法、声乐、美术、舞蹈、电脑、科普、手工艺制作等多种科目的教学,参加青少年宫课程的未成年人达到4.6万余人次,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和好评,也点燃了家长们对子女进行课外兴趣培养的热情。
 
  除了培训教学,同时不定期开设文化讲座,并在香山社区举办英语角活动。 “小教师大舞台”志愿服务项目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促进外来务工子弟与人交流的能力。志愿者同时兼顾学生的人生导师,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积极与人沟通,用兴趣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整个志愿服务项目始于语言教学,又不仅限于语言;始于孩子,又推动整个地区教育发展。
 
  这一志愿服务项目迄今为止已运行3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成为创新型志愿活动的优秀示范。
 
  智·惠1+1
 
  在学院路街道北科大社区活跃着这样一支高校志愿服务团队: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服务辖区居民,开展法律服务、开办老年人电脑培训班、参与社区流动书车服务、协助清理社区环境卫生、参与照顾空巢老人……它就是“同心同行”志愿服务队。各具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有效补充和延伸了大学生的第一课堂教育,让同学们不出校园就能了解社会,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而他们充满热情和专业性的服务也逐渐成为社区服务平台的一种延伸。
 
  社区有位80岁高龄的老人赖奶奶,平日自己一个人独居,因身患重度骨质疏松导致行动困难,很多年不能到户外散步享受阳光。自从赖奶奶与“同心同行”志愿服务项目团队结对以来,项目组的三位志愿者每周五下午2点会准时到家里来,扶老人到阳台晒晒太阳,陪她聊聊天,同时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做家务。
 
  “赖奶奶是个性格开朗的老人,和她聊天特别开心。”志愿者张皓爽感到志愿服务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奶奶原来是医生,她常给我们讲养生保健知识,我们学到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生活常识。我认为志愿服务是双向的,关键是真诚的心灵沟通,我们给奶奶带来快乐,奶奶给我们讲很多她的故事,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
 
  提到三位同学,赖老师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我的儿子平时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我。幸好有这些孩子,她们每周都来陪我聊天,隔三差五给我打电话问候,我一点儿都不感到寂寞。孩子们来帮我做家务,给我讲社会上的新闻,我觉得特别高兴、满足。”
 
  “同心同行”是学院路街道“智·惠1+1”志愿服务项目的子项目之一。如何推进高校志愿服务资源与社区服务需求相融合?如何使高校学生成为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力军’’?海淀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学院路街道地区分会利用地区资源优势于2013年开始开展了志愿服务“智·惠1+1”工程。截至目前,学院路地区27个社区分别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7所高校建立长期“结对子”关系。
 
  据介绍,  “智·惠1+1”程中的“智”,即指学院路地区丰富的高校志愿者、可尝试挖掘的居民志愿者资源和其他专业资源;“惠”,即指建立统筹机制与对接机制,将前述资源与社区需求有机融合,提供更好、更高层次的志愿服务,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
 
  今后,  “智·惠1+1”志愿服务项目还将与“社区服务社会化”、“社区社会组织孵化”等工作相结合,在需求调研、供需结合的基础上引导更多社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以项目化方式运行,承接更多从政府剥离出来的社区服务职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社区、居民或大学生志愿者团体的自组织能力,逐步培育公益性草根性社会组织为专业化社区志愿服务团体。
 
  团·聚508
 
  音乐教室内,志愿者们在一个小型展台上面摆放了航天模型、遥感卫星图像画册以及航天科技衍生的日常生活用品。圆珠笔、纸尿裤、条形码,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其实都是航天科技发展的衍生品。志愿者不仅介绍了航天发展的历史、航天遥感技术的应用,更让孩子们了解航天科技如何改变普通人生活。
 
  随后,教室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主题绘画比赛作品展,从近百幅作品中选出的15幅优秀作品各有创意,孩子们用绚丽的色彩勾画出他们心中关于宇宙、关于飞行的畅想。其中三名小作者作为代表走上讲台,向志愿者们讲述起自己的“航天梦”,孩子们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志存高远的决心赢得一片掌声。
 
  今年3月份,我国首个航天科普教育志愿服务辅导站落户打工子弟学校,让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圆了,心中的航天梦。据了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所雷锋志愿服务队于1982年组建,从最早的7人小组发展到如今的1100余人。32年来,服务队从现实需求出发,服务科研生产、服务职工同事、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弱势群体,开展的服务项目囊括了志愿服务所有类型,活动影响力和相关组织经验均居同行业前列。
 
  “团·聚”508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分为“团聚归雁”、 “团聚雏雁”、 “团聚头雁”三部分。  “团聚归雁”志愿服务主要面向社区空巢老人,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子女回家与空巢老人团圆的特殊时间点,通过为老人拍摄全家福及航天主题特色照片,记录下一家人值得珍藏和记忆的美好瞬间,使老人能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同时唤起外出子女对父母及家庭的重视,实现亲情向家庭的回归。  “团聚雏雁”志愿服务主要面向打工子弟学校学生,通过航天主题摄影、航天绘画比赛、航天科普讲座及航天公开课,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对航天的热爱,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学习创造美好人生。“团聚头雁”志愿服务主要面向社会普通行业的优秀人才,通过拍摄航天主题照片、参观航天城,近距离与神舟飞船、嫦娥飞船接触,满足他们对航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508所雷锋志愿服务队已走过了30多个春秋。在单位内,他们关爱需要帮助的离退休职工、为职工子女提供义务家教服务;在社会上,他们走进“希望之家”,为那里的孤残弃婴送去爱心物资。他们用行动帮助了一批人、感召了一批人,同时也带动了一批人。

  项目化助推长效化
 
  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截至2015年7月,海淀区注册志愿者654603人,占全市22.39%,排名第一;注册登记服务团队8326,占全市17.2%,排名第一;登记志愿服务项目8358个,占全市17.7%,排名在全市也是名列前茅。发挥区域优势,统筹各方资源,海淀区将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推进志愿服务的广泛参与、落地生效、长效发展。
 
  “邻里守望爱在海淀”、  “社区志愿日”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品牌活动脱颖而出,极大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以志愿服务阵地为依托,海淀区志愿者从组织化招募向社会化招募转变,形成了依托项目招募志愿者、按照需求选择志愿者、长期参与培养志愿者的工作机制。
 
  将城市清洁、关爱空巢老人、帮扶残障人士等便民志愿服务活动转化成项目,在丰富项目的同时,跟进对志愿者服务领域和专业的细分,产生了社区志愿者、治安志愿者、应急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旅游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保护知识产权志愿者、文化志愿者、医疗卫生志愿者、节水护水志愿者、科普志愿者等多种类别。
 
  认真分析属地资源特点,一方面充分发挥属地高校密集、大学生志愿服务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立足于得天独厚的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利用高知聚集、青年科技人才众多的区位优势。通过培训两支骨干队伍,海淀区逐渐形成了以青年志愿者为先导、社区志愿者为基础、专业志愿者为骨干、党员志愿者为表率的全民志愿队伍体系。
 
  在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深入,群众志愿服务意愿持续增强,志愿项目数量不断增加,服务类型日益多样的基础上,海淀区探索以项目制的方式推广志愿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建立了“提出申请——专家评定——社会公布——资金支持——督促检查——结项评估”的志愿服务项目运行链,将志愿服务管理引入2.0阶段。
 
  在项目精细化方面,根据服务对象身心特点,对服务项目进行分类,进一步细化流程,充分融入人文关怀,将规范性要求或者特别注意事项进行固化。肖家河社区与属地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课后四点班”,从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课业辅导,逐渐发展到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广泛好评。
 
  在项目特色化方面,依据地域特点设计服务项目,从团队特点出发设计特色化内容。根据街镇与社会组织双主体、有侧重的原则,指导不同主体参与不同类别项目的服务工作。北太平庄街道联合北京邮电大学组建“夕阳再晨”志愿服务队,为社区空巢老人提供电脑软件使用等指导,满足社区老人使用新科技产品的需求。
 
  在项目专业化方面,既突出服务水平的专业化,也表现运营管理的专业化。部分项目朝着精细化、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由量的提升到质的飞跃。比如,甘家口街道动员属地内多家三甲医院老专家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
 
  日前,2015年海淀区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也  正式启动,面向全社会征集具有创新意义的志愿服务项目。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项目,将获得工作支持经费、专家团队指导、成果转化帮扶和在市级平台的展示机会。通过比赛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示范性和创新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将助力于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体系,推动海淀志愿服务事业常态化发展.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海淀,邻里守望,志愿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