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岱庙街道的花园社区,是80年代泰城开发最早的小区,目前共有3362户9882人,其中老年人近3000人,下岗职工达3000人,残疾家庭66 户,大病家庭近百户,是一个弱势群体比较集中的社区。近年来,花园社区针对社区实际,积极探索,整合资源,不断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奉献精神,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育发展,社区和谐程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创造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花园样本”。在这里,社区志愿工作者们发生了数也数不尽的“花园故事”。
道不完的“桂兰情”
在花园社区,只要一提起“桂兰聊天室”,社区居民特别是许多老年人都有说不尽的感谢话,道不完的“桂兰情”。这个聊天室的主人陈桂兰已经78岁了,原是山东华源光明机器厂的工会主席,老伴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难过、孤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失去亲人的悲痛,让她很长一段时间萎靡不振。后来,同样命运的老姐妹来到她的身边,给她劝慰,给她关怀,与她交流,使她慢慢走出了原来的圈子。她的性格开朗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能说会道、干工会主席的热情又回来了。
将心比心,她想到,社区老伴去世的老太太有八九十个,好多子女不在身边,孤独、忧愁,日子不好过。我家里宽敞,儿女不在,何不办个聊天室,让她们来这里沟通交流?就这样,2009年8月,“桂兰聊天室”成立了。这里成了陈桂兰家周围几栋楼的七八个老姐妹的第二个家, “给他们一些心理安慰,有什么事能帮就尽力帮”。
慢慢的,“桂兰聊天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止老年人,还有好多年轻人和孩子,有了思想困惑,有了难解的矛盾,都爱来这里。大家每天吃过早饭后,一起去逛街遛弯锻炼身体,然后来到这里。喝茶、聊天,快乐的事、烦恼的事,心中想到的、看到的好事、坏事、新鲜事、不平事……她们尽情地诉说着,聊天室中传来了阵阵笑声、感叹声,有时也带着些许劝解或安慰声……无牵无挂、无忧无愁的笑容荡漾在大家的脸上。
在陈桂兰的感召下,有很多老人主动要求加入聊天室,与陈桂兰一道,帮助社区干部化解矛盾,当起社区“老娘舅”。他们说,“退休了,在家里待着也是待着,为社区做点事吧。”如今,在陈桂兰的带领下,八位老人组成了老年牵手互助组,在相互帮助的同时,积极帮扶社区困难群众。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什么婆媳不和、邻里矛盾,“有事就找陈桂兰”,这在花园社区已经成了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桂兰聊天室里,老人们在这里沟通、交流,在这里玩着、乐着、健康着、幸福着,这里成为他们的心灵家园。
社区年已八十高龄的季玲老太太,从小在保育院长大、上学、当兵,参加过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光明机器厂。由于家庭历史问题,她曾两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都未获批准。退休后,她信念不减。她将想法告诉陈桂兰,陈桂兰给她鼓励,让她再次向党组织申请。在她的帮助下,季玲勇敢地第三次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社区通过一年的考察,经过广大党员的讨论,一致通过了她的入党申请。季玲老太太高兴地说:“桂兰给了我勇气,党组织给了我新的生命力,我觉得越活越有劲,越活越年轻……”
“娘家”季玲音乐吧
上文提到的“季玲”老人,社区妇女们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于82岁高龄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53年梦寐以求的愿望。她自幼被送到河北省宋庆龄基金会保育院,与家庭失去联系,她的“季”姓是保自院老师的姓。她在保育院上学,当兵,参加抗美援朝,是部队文工团演员。1959年、1966年,她先后两次写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后经查实的其父是国民党军统的家庭历史问题,她不能入党。1985年她从企业退休来到社区,于2011年第三次申请入党,2012年终于梦想成真。季玲老人充分发挥自己精通文艺、吹拉弹唱样样会的特长,在社区妇女之家办起了“季玲音乐吧”,组织了社区爱好唱歌的二十几名老太太,唱歌、跳舞、学声乐、练器乐、沟通心灵,活跃身心。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用在了这些文化水平低、不认歌词、不会识谱的老太太身上,她手把手地教她们认宇、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教她们学谱、练歌,训练成社区一支年龄最大、唱得最好、最活跃的文艺队伍,也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 军营是咱温暖的家,妈妈你不要牵挂,孩儿我已经长大……”一首首、一曲曲动听的歌声每天从音乐吧里传出,感染了唱歌的人,也影响着周边的人,字正、音准、声音洪亮,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群60至80多岁的老太太的歌声。社区妇女们的脸上挂满笑,那是知足的笑、满意的笑容,那笑声与歌声奏响了一首首幸福的交响曲。社区的“妇女之家”,妇女们亲切地称她为“娘家”,说起“娘家”的“季玲音乐吧”,大家自豪地说那是我们幸福的港湾。
社区居民徐彩兰,今年65岁,退休时丈夫就去世了,一个女儿远嫁外地,近1 O年来,她孤独无助,抑郁成疾。自从进了音乐吧,她唱歌、跳舞,还跟季玲学会了弹琴、拉二胡,脸上天天荡潆着幸福的笑容。宋玉香老太太年轻时喜欢写点东西。但苦于没有老师指导,自从来到季玲音乐吧,在季玲老人的指导下,她编写了近20个歌颂党的好政策、社区好人好事的快板、表演唱、三句半等节目,受到广大居民的好评。
在“季玲音乐吧”,社区妇女们焕发了青春,忘记了烦恼和忧愁。每天她们高高兴兴来,欢声笑语走,“妇女之家”这个¨娘家”温馨的港湾,让她们得到充分的享受和快乐。
俺们居民的贴心人
一提起楼长杨宝森,居民们都会赞不绝口:“他是一名好楼长,也是俺居民的贴心人。”杨宝森今年69岁,从2003年闹“非典”开始担任楼长至今已十二个年头了。2003年5月,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社区居委会张贴通知:招募楼长志愿者一块抗击“非典”。通知张贴不久,杨宝森就来到社区,要求当楼长。当时他在工厂工作30多年刚刚退休,本可以在家清闲地度晚年,可爱为别人操心受累的他闲不住,自告奋勇当了一名无任何待遇的楼长志愿者。
自从当了社区这个小布丁楼长,他的精神头来了,每天利用早晚到张家去李家,拉家常了解情况,将自家楼45户人家户主姓名、家庭人口、身体状况、生活情况,谁家有困难需要办理低保,谁家有病人需要困难救助,谁是计划生育对象,谁是流动人口等等一一掌握起来,小小记录本,记满了每家每户的情况。还画出了整个楼的平面图。对每个家庭每个月份的变动情况随时记录、变更,将情况及时报告居委会。
花园社区是开发近30年的老小区,下水道堵塞、房顶漏雨、水电管线破裂是常有的事,他都跑前跑后及时处理,很多时候钱收不够,他都是自己掏钱垫付。9年来,人们常常看到一个身材瘦弱的老人楼上楼下走不完的家,跑不完的楼梯,在他的努力下,他楼上两个困难户办上了低保,一大病户申请了大病救助。
杨宝森当楼长时间长,群众威信高。他不但尽心尽力做好自己楼的事,外楼居民有事找他,有心里的话向他说,他同样毫不推辞,任劳任怨去做去听。他所在20号楼的周围几座楼,没有楼长,楼上不管是房顶漏雨还是下水道堵塞,他都是忙前忙后去处理。
15号楼房新英的儿子侯胜才原是山东华源光明广职工,2002年下岗。已退休的父亲2005年去世,家中失去了唯一的可靠的经济来源。 2006年姐姐由于患抑郁症摔死在铁路上。2007年5月他去打工上班路上骑摩托车骑到马路上晒着的麦子上,摔了头成了植物人。三年中三件不幸全部降临到这个家庭,家中已近80的母亲承担了照顾儿子、操持家务的重担。困难重重,让她吃不消,这个家几乎要倒下去。
面临侯胜才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杨宝森首先是走进这个家庭进行劝慰、安抚,继而走门串户发动社区居民为侯胜才家捐款8000余元,社区又积极向上申请慈善援助近2000元。当社区与杨宝森一起将一万元善款送到侯胜才家中时,他的母亲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后连续两年,杨宝森跑厂留守办,跑国资公司,多方申请,为43岁的侯胜才办理了内退,使这个家有了生存的希望。
各显神通筑和谐
在花园社区,像陈桂兰、季玲、杨宝森等这样的好人好事说也说不完。社区里还活跃着众多的志愿工作者队伍,除了上文提到的“桂兰聊天室”“季玲音乐吧”外,还有——
“四缘”党支部:按照志向相同、兴趣相似、职业相近、地域相邻组建“志缘、趣缘、业缘、地缘”四缘党支部,为101名离退休、离下岗党员安了家,过上了正常组织生活。5年来,一个党员一面旗,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义务爱花护绿、结对帮扶、义务巡逻、义务宣传等,为广大党员群众做出了榜样。
“律师会客厅”:这是花园社区成立的首家社区“律师会客厅”,由泰山区三家律师事务所12名专业律师轮流坐席,每周五定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居民代写法律文书,代理参加诉讼,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居民充分享受专业化的社会阳光工程带来的实惠,把法律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自2011年成立,至今4年来,已为102名居民提供法律咨询,为11名居民免费提供法律援助,受到居民的欢迎。
“海军帮忙队”:花园社区本着“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成立了“海军帮忙队”。海军帮忙队的工作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待人文明礼貌、有一定技能的人员组成,以社区有名的志愿工作者赵海军的名字命名。海军帮忙队属无偿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的困难家庭,独居、空巢老人、残疾人家庭。服务项目主要是水电、管道的维修和其他职责范围内的项目。
“静华调解室”:以宋静华为主、由社区有素质、有文化、会调解的热心居民组建的调解室。每年他们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20多起,为社区化解矛盾,排除治安隐患,作出了贡献。
“阳光大姐心理咨询室”:配有专业心理师,针对因困难、疾病及生活、学校、家庭、婚姻等造成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咨询室配有电脑两台,设心理测试软件、心理咨询网上交流,配有沙盘、沙具等。完善的设备,温馨的环境为心理障碍者打造了一个倾诉的平台、抚平创伤的港湾。
“来胜书画苑”:由酷爱书画的赵来胜带领社区书画爱好者一起书画交流,逢年过节为居民送春联和书画作品。
“老民警进社区”:公安部门让离岗老民警来到社区警务室,他们有素质、有能力,深入居民家中,了解治安隐患,化解社会矛盾,对重点人员帮扶教育,成为社区居民的知心朋友。
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欣说,“远水不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的事,邻里办,邻里的问题,大家共同解决。”花园社区中心整合社会资源,成立社区邻里中心,这些志愿服务团队都是社区邻里中心的成员,被称为“八仙”团队。社区帮忙制定了各团队工作、议事活动、学习等规章制度,让邻里互助协会真正成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平台。如今,社区呈现出人们和睦相处,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社区“八仙”志愿服务团队已成为居民们沟通的桥梁,心灵的港湾。人们的满意度、幸福指数在不断提升,社区也创出了十年无刑事犯罪和零信访的成绩。目前社区居民正在群策群力,为共同建设更加美好幸福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短评:志愿服务展风采 爱心奉献暖人心
花园社区以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新机制,探索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社区出谋划策、帮困助残、爱花护绿、邻里调解等义务奉献的志愿服务工作队伍,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些努力,社区将民心工程延伸到每家每户和每个困难家庭,真正使广大的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不仅能够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进步,优化社风民俗,而且对接社区民生需求,大大提高了社区管理水平,收获了民心,赢得了民意。(赵鹏)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志愿服务,邻里守望,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