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 > 夏季消暑纳凉指南 > 夏日记忆

避暑指南:看老武汉怎么过夏天

来源:大楚网 发布时间:2015-08-21 11:27:13

  武汉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武汉夏天“高温加高湿”的显著气候特征,从可追溯的那一页历史开始翻起,武汉人就始终在为如何度过一个舒适的夏天而努力。竹床阵、大蒲扇、二厂汽水、老万成酸梅汤以及张明智大鼓等,构成了武汉人对一个季节的期待。

  竹床阵

  在空调还没有普及的年月里,外地人夏天到武汉,最惊讶的往往是铺天盖地的竹床阵。那时京广铁路穿城而过,乘坐晚班列车的人,看着车窗外的十里长街、十里长阵,瞠目结舌。路有多长,阵就能摆多长,路曲折向前,阵亦顺势而拐。

  竹床从来不是新鲜事物,早在唐朝时期,白居易就曾在《村居寄张殷衡》中写到:“药铫夜倾残酒暖,竹床寒取旧毡铺”;同样是唐朝诗人韩愈作《韶州题秀禅师房》,其中有一句“竹床莞席到僧家”,说明了竹床是一件寻常家什。不过除了武汉,古往今来,似乎再没有一个城市能够摆出竹床阵这般壮观得令人唏嘘的景致。

  竹床阵演化为武汉的民俗,已历史悠久。清道光年间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就有“后街小巷暑难当,有女开门卧竹床。花梦模糊蝴蝶乱,阮郎误认作刘郎”的词语。

  在大家都不富裕的年代里,竹床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财富之一。竹床有新旧之分,新竹床呈青黄两种颜色,闻起来有股清香,年月久了,竹床发黄变红,最后呈现出紫檀色,这是时间浸润的产物。竹床保养不好,常会生虫,略一摇晃,便粉尘满地。小时候淘气,总是拿根铁丝穿过蛀洞,细细寻找,却总是大失所望。

  每当夕阳无限好,便是大摆竹床阵的时候,女人们提着大的洋皮铁水桶率先登场,往滚烫的水泥地面上一遍遍浇上冷水,一桶水下去,蒸气立马冒上来,便是今天时髦的蒸汽浴,四五桶水下去,暑气方消。接着便是男人们扛着竹床登场,武汉男人没什么优雅的讲究,一例袒露着上身,套着裤衩,趿着拖鞋。竹床摆好之后,开始吃晚饭,之后才是娱乐时间,男人们打牌,女人们聊天,孩子们则满世界乱窜。凌晨三四点,露水下来了,空气凉快起来,各家又一次搬迁,把竹床扛回屋里。如此日复一日,便是一个夏天。

  随着空调的普及,竹床的末日也来临了,如今在武汉街头,竹床阵已是无迹可寻,也少有家庭还保存了当年那一张传承了数代人的竹床。

  绿豆汤

  绿豆汤算得上是排名第一的消暑食品。

  绿豆汤何时诞生已无处考证,不过出版于1590年的《本草纲目》之中就有关于“绿豆”的介绍,“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次年出版的明代养生家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中说“解暑,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去汤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矣。”也就是说,至少400余年前的明朝,绿豆汤就已经成为解暑之物了。至清朝,绿豆汤已经成为大众食品。蒲松龄在家贫之时尚能取出三年绿豆,煮汤供人消暑,所得的报酬——行路人所讲的故事又助他写成《聊斋志异》。其中《江城》一文,便提及绿豆汤:“始悟病之所自来,呻吟而哀之,则绿豆汤已储待矣,饮之乃至。”

  各地对绿豆汤的做法都不一样。江南人家喜欢将绿豆与大米同时蒸煮,绿豆粒粒开花,米饭颗颗晶莹。各种配料也是约定俗成的,一般都有冬瓜糖、金桔饼,红绿丝,讲究一点的会再加上半爿蜜枣和绵白糖,最后的工序是冲入冰镇的薄荷水。北方的绿豆汤,绿豆加水一锅煮了加糖,喝汤吃豆,汤呈灰褐色,绿豆沉淀在锅底,煮烂的绿豆皮,一大半都漂浮在汤面上,喝的时候需要吹一口气,将这些绿豆皮吹开了事。武汉人做绿豆汤采用的便是后一种做法,这也更接近高濂的说法。说来简单,实际上熬制的时间也有讲究,如果用以消暑,以熬10分钟左右为宜;要想解毒,则要熬的时间长点。

  在没有汽水可乐的年月里,绿豆汤是专属于夏天的味道。黄昏时分,从硚口到一元路,从京广线到长江汉水岸边,老汉口遍摆竹床阵,各家砂锅吊子里的绿豆汤,正凉得恰倒好处。时至今日,已经少有人费心去熬制绿豆汤了,大街小巷的每一处便利店里,都有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绿豆汤售卖,不过它现在的名字叫绿豆沙。满满一大杯,每一颗绿豆都被磨得细如沙粒,且都刨了冰,大吸一口,绵滑甜爽,快意满溢唇齿之间。

  大排档

  过早户布巷,宵夜吉庆街。夏日的晚上,华灯初上,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辰。吉庆街因池莉的一篇《生活秀》而成名,她在文中直白描绘,“吉庆街白天不做生意,就跟死的一样。”白天的吉庆街不过是一条普通、安静的小街,与咫尺之遥的中山大道比起来,实在是清冷寂寞。一到晚上,短短170米的小街立刻活泛起来,简易的圆桌板凳连绵排开,人流汹涌。前不久,武汉市巨资修建了新吉庆街,却门庭冷落,不过是缺少了露天大排档烟熏火燎的尘世味道。

  宵夜,是武汉人的习惯,而吃宵夜的地方,则一定是大排档。宵夜,属于一日三餐之外的晚间睡觉前的加餐,其实不太符合现代饮食健康学说,但是武汉人喜欢,尤其是老汉口人更是一日离不开这睡前的一餐。作家胡榴明分析,这和汉口商埠有关,商业城市也是消费城市,男人生意谈过之后,女人麻将打完之后,男人女人看戏散场之后,习惯吃一点东西压压胃,这样宵夜生意应运而生。最初没有纯粹露天的大排挡,除了小担挑子之外,店家在门口摆几张矮桌,瓦罐鸡汤和原汤水饺之类的都很有食客。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吉庆街红火,露天的一只方桌,冰镇啤酒,凉拌毛豆,一盆红油小龙虾,便是至尊享受。

  大排档其实是粤语里的说法,原称“大牌档”,将固定摊位的大号牌照装裱悬挂,因而得名。这一经营方式始于二战之后的香港,最终成为香港最吸引人的所在。大排档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皆可见,与当地的繁荣发达或者贫穷落后全无关系。夏日的晚上,是大排档的天下。在绝大部分地方,大排档主要是以吃小吃喝啤酒为主,而在武汉,这种想法会被完全颠覆。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野外跑的,各种美食,应有尽有。最近几年,武汉人流行烧烤和吃虾,整个武汉城,似乎都飘散着一股木炭燃烧后的烟火气和红油小龙虾浓厚的辣椒味道。除了吃喝,武汉大排档的另一大特色是卖唱的艺人,叼着笛的、吹着萧的、夹着快板的、拉着二胡的、扛着小提琴的、抱着大提琴的、鼓着萨克斯的……还有专门说段子卖笑话的。在告别了竹床阵的武汉,大约只有大排档还延续着最初的武汉夏日的独有风情。

  酸梅汤

  酸梅汤应该算是中国最为古老的饮料之一了。古籍中所载“士贡梅煎”,就是一种最古老的酸梅汤。南宋《武林旧事》中所说的“卤梅水”,也是类似酸梅汤的一种清凉饮料。《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挨打,“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汤。”清朝郝懿什写《都门竹枝词》,“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此时的酸梅汤已经成为一种沿街叫卖的大众饮料。民国时期,著名新闻人徐凌霄在他的《旧都百话》也写了旧时生意人叫卖酸梅汤的场景:“暑天之冰,以冰梅汤最为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有的黄底黑字,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

  酸梅汤的原料主要是乌梅。《本草纲目》说:“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乌梅是一种中草药,具有味酸、性温等特点,有敛肺、开胃、生津、清热、调中下气等功能。酸梅汤的做法其实简单:山楂25克,乌梅25克,甘草5克,桂花5克,如此用量可以熬出一升酸梅汤。此外,还要准备一些冰糖,用量可以根据喜好自由掌握。

  曾经的武汉,沿街叫卖酸梅汤的小推车随处可见,一杯酸梅汤不过5分钱。不过对武汉人而言,“老万成”才是酸梅汤的代名词。“老万成”始创于1910年,最初只是一家烟酒副食店,因生意不佳,有股东建议学习北京的做法,夏天试制酸梅汤出售,作为老万成的副业发展。102年的岁月忽悠而过,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让武汉人记住“老万成”的却是一杯小小的酸梅汤。“老万成” 坚持传统制作工艺,纯手工熬制。山楂选取山东、山西的品种,酸甜适度、口感绝佳,乌梅则要选用广东的,核小肉厚,而且生津止渴。这家百年老店至今仍然坚守在中山大道前进二路路口,既没有扩大门面,增加分店,也没有走进超市,固守一隅,延续着武汉人对于“酸梅汤”最初的记忆。

  电风扇

  作家方方回忆武汉夏天,“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在每年的夏天都筹划着出门……如此这般的惟一想法,就是极力要避开武汉的夏天。”后来在家用电器普及初始,她家中增添的第一件东西便是电扇。“它的出现使得夏天的可怖感渐渐淡了下去。”她说。

  1880年,美国人舒乐首次将叶片直接装在电动机上,再接上电源,叶片飞速转动,凉风扑面而来,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电风扇。中国最早使用电风扇的地方是天津的利顺德饭店,但当时饭店有了电扇却没电,只能从欧洲进口一台大马力发电机,自己发电驱动电扇。中国的第一台电扇诞生于1924年,华生电器厂研制华生牌电扇成功。次年正式投产,很快成为著名品牌。但在漫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木叶垂吊电风扇还是铁扇电风座扇,都和今日的香车豪宅一样,是有钱人的玩意。有这样玩意的人家不必上街摆竹床阵,这也是社会阶层和社会习俗的区别。即使在1949年之后,也只给公家单位集体或是个人上班使用,高层家庭也有使用,平民阶层只能望而生叹。

  武汉人与电风扇的亲密接触是在红山花电扇出现之后的事情了。1979年,武汉东方电扇厂、风冬工具厂和武汉日用五金机修厂合并而成武汉红山花电扇厂。最初的红山花价格昂贵,一台台式电风扇几乎要花掉一对年轻夫妻近两个月的工资,购买一台红山花成为一个武汉家庭最奢侈的一笔开销。但这个外型笨重的家伙却是质量的保证,时至今日,还有家庭仍然保留了二、三十年前购买的红山花,油漆剥落,铁锈斑斑,但转速依然均匀。不过红山花电扇最终的命运,和荷花洗衣机、长江音响、莺歌洗衣机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武汉本土品牌一起,折戟沉沙,成为了武汉人消失的记忆。

  二厂汽水

  汽水的发明者是英国人卜利士力(joseph Priestly, 1733-1804),他比较广为人知的是发现氧气。清末汽水由欧洲传入中国,又称荷兰水。在漫长的一段时日里,汽水是有钱人的玩意,因为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1918年,英商开办“汉口赞育汽水厂”,这是汉口第一家机制汽水厂。1921年,同样由英商创办的和利汽水厂建成投产,该厂全部机器设备从英国曼切斯特机械厂购进,日产汽水2000打。“赞育汽水”和“和利汽水”一度垄断武汉及周边省、市的冷饮市场。

  但对于武汉人来说,真正能够享受到汽水这种奢侈的舶来品,是国营武汉饮料二厂诞生之后的事情。所以,对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出生的武汉人来说,二厂柠檬汽水、橘子汽水、香蕉汽水和荔枝汽水,玻璃瓶里花花绿绿的液体,是童年时代最难以忘却的记忆,那才是真正专属于武汉夏天的味道。

  上世纪80年代,是饮料二厂最红火的年代,如果有家人在二厂上班,那实在是令人艳羡的事情。每天晚上8点,个体户骑着三轮车在厂门口排队进货,队伍从解放大道一直排到西马路,蔚为壮观。就像那个年代的男人们需要定期更换煤气坛子一样,定期骑着自行车或三轮车去二厂整箱的批发汽水,也成了夏天的常态。在那个只有夏天才能喝汽水的年代里,武汉漫长而严酷的夏天,因为二厂汽水,成为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伴随着可口可乐等大量国外饮料品牌进入中国,二厂汽水辉煌不再。2000年左右,二厂生产完最后一瓶汽水。时至今日,汉口解放大道1503号,曾经的二厂旧址,早已成为废弃的工地,荒草丛生,等待着未来某日高楼拔起。

  凉面

  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又称“夏节”,民间有食凉面的习俗。清代出版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就写道:“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冷淘,今天的凉面。夏至之后,昼短夜长,又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凉面的诞生已不可考,但至少在唐朝时期,凉面就已成为家常食品。杜甫写《槐叶冷淘》:“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其中的“槐叶冷淘”,是指在面粉中添加槐叶枝,揉和均匀后制成的碧绿面条。宋代诗人王禹写《甘菊冷淘》: “淮南地甚暖,甘菊生篱根。长芽触土膏,小叶弄晴暾。采采忽盈把,洗去朝露痕。俸面新且细,溲牢如玉墩。随万落银缕,煮投寒泉盆。杂此青青色,芳香敌兰荪。”将“甘菊冷淘”的制法和特点写得一清二楚。再往后,元代《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亦有“冷淘面法”,是用鳜鱼、鲈鱼、虾肉等做“浇头”的冷面,风味也佳美。

  时至今日,冷面做法更是多样,四川有“红油凉面”,山东有“麻酱凉面”,天津有“打卤凉面”,武汉则是“炸酱凉面”。

  相比大名鼎鼎的热干面,武汉凉面的名声小了许多,不过两者实际上同宗同源,味道上各领风骚。凉面的调料、配菜也比热干面多且精细,除必不可少的芝麻酱外,还有虾皮、凉粉丝、切得细细的黄瓜丝、海带丝、火腿肠丝等。凉面吃口清鲜,皆得力于蒜、醋:蒜剁成泥,化在水里,浇在面上,醋宁可多洒几滴,于是一个辛辣,一个酸香,把面的美味都逼了出来。热干面热烈奔放,凉面清俊秀逸,两种面正好与武汉人的性格相契:既热情爽快又不乏细腻柔情。

  玩水

  游泳,武汉人的叫法是“玩水”。一个“玩”字,说尽了武汉人对水的感情。武汉曾经生产过一个“游泳牌”香烟,由于数量有限,在市面上并不常见,抽“游泳”牌香烟由此成为了一件有身份的事情。将“游泳”作成了一个香烟的品牌,举目全国还真是独一份。

  武汉多江河湖沼,玩水的地方多,会玩水的小孩也多。那时候,不会玩水是件丢人的事情,就像现在的小孩不会打电脑一般,会被同学嘲弄。那时候也没有游泳装备的说法,正规的泳裤是没有的,年幼的小孩赤裸着身子,大一些的穿条内裤,游完了再爬出来凉干。有些内裤的皮筋松了,下水之后就给水流冲开,白花花的半个屁股飘荡在水面,惹人哄笑。没有游泳圈,如果谁家孩子能够拿出一个黑色的废旧汽车轮胎,那实在是一件令人艳羡的事情。吹汽车轮胎是一件力气活,在江边,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小孩围成一堆吹轮胎的景象,每个人都是脸红脖子粗。

  武汉人喜好玩水的民俗兴起于何时尚无定论,但每年至初夏起汉江中便有了踏波寻浪的好水者却是不争的事实。武汉人喜欢在“活水”中游泳,在他们看来,游泳池死水一潭,不过瘾。武汉三镇,处处都是天然浴场。例如长江,从沿江码头下水,顺江流而下,龙王庙一带是玩水者的天堂;汉江,武汉人称汉水,汉口,从汉正街一带沿河码头下水,汉阳从南岸嘴和江汉一桥及江汉二桥桥下下水。盛夏时节。汉正街沿河、江汉桥两侧等传统地带,密密麻麻的男女老少将水岸连成一体,蔚为壮观。另一个好地方是东湖,武昌人喜欢在东湖玩水,这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景美水好,只是前些年交通不便。武汉多湖,武昌人游东湖、南湖,汉阳人游月湖、墨水湖,汉口中心当年的湖泊还没全填平,中山公园有湖,青少年宫有湖,汉口北郊全是湖,汉口小孩浪里白条的本事,多是在这些湖泊之中练出来的。不过在江河湖泊中游泳,风险很大,几乎每年,都会传出许多淹死人的消息,大多是小学或初中的男孩,这样的事情听得多了,都顾不上悲哀了。最近这些年,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许多水域都禁止下水,同时在市区大量修建室内游泳池。前不久,武汉大学凌波门外的亲水栈道拆除,引发了无数老武汉人的唏嘘。

  大蒲扇

  孩提时候,看《济公传》,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把破烂的大蒲扇,因为实在家常,随处可以找出一把,模拟“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的景象。

  据考中国最早的扇子出现于商代,并不是为了拂凉驱暑,用五光十色的雄雉尾羽制成,用来遮阳挡风,插在车上也是一种仪仗。此后出现了各种扇子,羽扇、纨扇、折扇、纸扇等,才子爱扇,佳人亦爱扇。借乎扇子甚至可以整出一部环珮叮咚的文化史来。其中,最平民化的扇子当属蒲扇,这才是真正属于大众百姓的扇子,所以有歌谣唱,“蒲扇本是一把草,巧手姑娘编得好;若说不是无价宝,家家户户离不了。”

  在南方有些城市蒲扇又称“蒲葵扇”, 蒲葵,又名“叶扇葵”,棕榈科,是一种常绿乔木。据说,蒲葵扇起源于晋代。《广东新语》记述:“蒲葵最宜为扇,葵树初种时,经五年始割下叶,八年乃割上叶,岁凡三割,既割之,曝之兼旬,乃水濯之,火烘之,使皆玉莹冰柔,而随其叶之圆长,制而为葵扇。”武汉人使用的蒲扇则是用蒲草编制而成的,蒲草多自生在水边或池沼内,每年春季从地下匍匐茎发芽生长,并且不断发生分株;冬季遇霜后,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匍匐茎在土中过冬。蒲草坚韧,所以汉乐府诗中云“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蒲扇起源于何时无考,但中外都有两千年以前用蒲为书的记载,从蒲草生长范围之广、用途之多来看,以之为扇也许要早于蒲葵。

  蒲扇的用途广泛,除了夏日纳凉,还有扇风、生火、驱蚊、扑萤、遮阴、挡雨、垫坐多种功能。二三十年前,供销社的柜台上卖的几乎都是这种扇子,一是耐用实惠,二是价格便宜。日子过得节省的人,买来一把蒲扇,不急着用,先用细密针线把蒲扇的边缘包上一圈布,为的是使扇子多用上三年五年。在那些大摆竹床阵的年月里,蒲扇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在记忆之中,夏日的晚上总是伴随着竹床吱呀作响和蚊蝇嗡嗡盘旋的声音,瞌睡虽多却难以入眠。性急的孩子抓过一把蒲扇横七竖八地挥舞几下,却丝毫不得清凉,便没有了耐心。而上了年纪的祖母便坐在边上,将手中的蒲扇富有节奏地摇来摇去。

  冰棒

  冷饮业进入武汉三镇的历史,和汉口开埠的历史同样的长久。武汉的冷饮业是从1911年英商创办的汉口第一家机制冰块厂开始的,厂址在法租界法国巡捕房后面,就是今天的江岸区岳飞街44号。厂牌为“和利冰厂”。在此之前,武汉市场上的冰块多是前一年窖藏的湖塘积雪,很不卫生。清洁卫生的“和利冰”一经推出,广受欢迎,租界的洋人、富人、医院、餐馆、冰室,都成了“和利”的用户。应该说,当年不知道“和利冰”,就像你在法租界居然不知道巡捕房一样。由于没有冰箱,所以在汉口街头,常常能看到专门运送冰块的自行车。特制的后座,后轮两边悬垂的铁架,各放一大块方形冰块。

  外来的机制冰,加上中国人的刨子,中西合璧,便有了刨冰雪花坨,也就是今天的刨冰。它一般在冰室销售,上世纪30年代,冰室遍布武汉,那是当时武汉人消暑的好地方。花上几分钱,坐在干净的板凳上,你大可以一边享受着店主用挂在室内的布幔扇出的满室清凉,一边欣赏刨冰雪花坨制作的全过程。另外,冰室里同时出售冰棒、冰镇汽水、冰镇西瓜等。

  孩子们吃得最多的冷饮,当属冰棒。在三镇的街头巷尾,卖冰棒的小贩背着方方正正的木板箱,木板箱用厚棉絮裹着,然后一声声叫卖:“美——的牌冰棒!”。孩子们常常需要踮起脚跟,才能看着小贩将棉絮一层层揭开,露出裹着花花绿绿塑料纸的奶油冰棒、绿豆冰棒或者盐水冰棒。与如今各种品牌雪糕的花俏相比,冰棒的口感单一,吃起来只能用“透心凉”来形容,在夏日的正午,也会冷不丁地打个寒战。价格素来便宜,不过5分钱或1角钱,炎热的夏天也因此幸福起来。冰棒吃完了,棒子从来不舍得丢弃,攒一大把,有些手巧者,就用棒子编成扇子或者笼子。

  最近几年,冷饮界也兴起怀旧风,“老冰棒”盛行,价格涨到1元,口味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吃起来再没有最初的幸福感了。

  行吟阁啤酒

  武汉女生段思思生于1985年,因一首恶搞《双截棍》的武汉话版的《卖豆皮》迅速窜红成为网络红人,她曾经唱过一首《武汉》,流传颇广,第一句便是“武汉人讲的是胃口/喝的是行吟阁啤酒/扯到喉咙喊啊/只要真心是朋友”。

  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于外来酒种,按照英文“Beer”译成中文“啤”,并沿用至今。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 生产能力为2000 吨, 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啤酒真正走入武汉人的生活,却是行吟阁诞生之后的事情了。自此之后,在大排挡吃虾子、喝啤酒,才真正成为武汉人夏天最惯常的消暑方式。

  1981年,武汉东西湖啤酒厂成立,次年“行吟阁”问世,此后连续十几年在武汉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行吟阁” 取《楚辞·渔父》中屈原“行吟泽畔”之意命名,在今东湖西北岸听涛轩东侧小岛上兴建有纪念屈原的行吟阁。1990年,武汉东西湖啤酒厂跻身全国啤酒业十强,这也是行吟阁啤酒最好的年代。当时在电视上总能见到行吟阁的广告,著名配音演员孙悦斌的旁白:经过整个漫长夏天的成熟,只留下单纯的意义。经历深冷的孕育,纳米级的精细控制滤去一切他想,生的渴望,活的灵性,自然无法形容。行吟阁,真正纯生好啤酒。当年在东西湖啤酒厂上班是一件令人艳羡的事情,整个东西湖最高的建筑就是东西湖啤酒厂的行政大楼,厂内配置了气派的俱乐部、电影院、商场和银行等。

  但行吟阁最终未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品牌。2002年,华润雪花啤酒公司入主东西湖啤酒厂,行吟阁啤酒辉煌不再,而雪花啤酒却在武汉市场异军突起。

  布拉吉

  1950年代,中国与前苏联短暂的蜜月期,留给武汉的除了长江大桥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之外,还有东欧风情的服装潮流与文化时尚,比如布拉吉。

  最初中国人听说“布拉吉”时,还以为是一种苏联机器(近似拖拉机的发音),后来才知道,原来就是苏联式的“连衣裙”。布拉吉本为当时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20世纪50年代在大众视野中,多是苏联画报、期刊和电影,那里面人物的着装和专门开辟的时装专栏,间接影响着中国女性,身穿布拉吉的援华女专家则成了大众直接模仿的对象。这种连衣裙有一大特点:能够显示女性身体线条曲线美。布拉吉穿在身上显得轻盈、活泼、美观、大方,且做工精细,物美价廉。

  此前,武汉女人夏天时候多选择穿无领无袖的短衫短裤,虽然凉快,却毫无美感。布拉吉很快在武汉流行,那几年,汉口大街上年青的姑娘、中小学生、幼稚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一律穿着布拉吉去上学、上班、开会、逛街、游园。布拉吉的面料一般是棉布,好一点的有人造棉,更高级的是丝绵,图案是碎花或者是格子。一时间,武汉三镇,布拉吉就像鲜艳夺目花朵,满城绽放。直至中苏交恶,两国所谓的兄弟般的政治友谊已经不复存在,但布拉吉这个词却保留了下来,它仍然是整个夏天最时髦、最实用的衣服。

  防空洞

  武汉真正开始大规模修建防空洞,是1937年8月21日之后的事情,武汉首遭日机空袭,国民政府武汉防空司令部召开会议,要求各界人士按照财力所及,在住所附近修建防空壕、地下室。然而在武汉沦陷期间,这项工程却成了一场灾难,当时有媒体记载:“修筑城防工事,把武汉闹得鸦飞雀散,人仰马翻,出了钱又当工,当了工又出钱,黑幕重重,老百姓真受不了。”这一阶段修筑的防空洞到现在很少有保留下来的了。如今能够看到的防空洞,多是1960-1970年代“备战备荒”那个年代所建造的,当年流行的口号是:帝修不除,挖洞不止。

  武汉的地下纵横着许多防空洞,就在不久之前,武汉地铁修建,汉口江汉路地铁工程挖出了一个地下防空工事,距地面近5米。这些原本作为防空手段,用来躲避战火的地下空间,在和平年代释放了那些紧张的战争阴影,而以地下商场、停车场、仓库、酒吧甚至孩子们的冒险乐园等种种形态,无声地纵横在城市的脚下。除此之外,在炎热的夏天,这些地下空间又多了一项用途:避暑胜地。最近几年,武汉市开展“清凉工程”,将所有的防空洞就近安排为社区纳凉点,定时开放。

  在龟山一地,就有不下4个防空洞,其中,最大的防空洞可以并排行驶两辆卡车。这几个防空洞并没有被闲置,主要用于储存香蕉,武汉人所吃的香蕉,大多都出自于龟山的防空洞。盛夏时节,站在洞口就能感觉到如潮的冷气,常常有附近的居民搬着躺椅躲到这里乘凉。武汉大学内也建有防空洞,郭沫若曾在其回忆录《洪波曲》中回忆,“在这大学区域还有最好的防空设备,有因山凿成的防空洞,既深且大,也有高射炮阵地环列在四周。”现在这个身形巨大的防空洞依然具备人防工程的资格,同时它也是夏天纳凉的好去处。据说学校每年暑假都会招收几位学生留守,什么事都不用做,还能看书纳凉拿工资,这在学生眼中,真是个美差。

  夜花园

  在没有空调、电扇的年代,老武汉人越夏,不过三种方式:有钱人进山避暑;穷人摆竹床阵;中间阶层就到“夜花园”消磨时光。“夜花园”在武汉久有传统:只要有一块空地,亮了灯,有人打围(喝茶、跳舞或者看戏皆可),都可以叫“夜花园”。武汉本土的文献资料关于“夜花园”的描述并不多,按照推测,上点档次的“夜花园”应该类似俄罗斯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笔下的描述:“我们走在木板铺的人行道上,山楂树在阵阵寒意的夜花园里绽放。敞开的窗子里亮着一盏盏昏暗的灯光。”

  现在位于汉口江边的明珠豪生大酒店,1930年代名为“星光花园”。夏天的“星光花园”,院子里摆有弹子台(即台球台),还有乒乓球台,并有专门的球童负责捡球。这里最出名的是跳舞场,因为乐队多,一到晚上,汉口社交场上的名媛便化着浓装早早到场。那时候的武汉,舞会盛行。大部分的舞厅都分布在租界地区,主要为了满足外国人及汉口一些有消费能力的市民,有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盛况: 俄商洋酒跳舞场营业时间下午七时起至夜二时止,本市特一区二曜路所属之黑猫万国跳舞场,暨咖啡馆,舞乐喧阗。除了跳舞,这里同时卖茶水、点心。

  始建于1919年的民众乐园则相对平民化,民众乐园的楼顶算是当年武汉地势最高的夜花园。夕阳西下,平台上摆开一些长条凳,中央拉起一块白布,就开始放一些无声的黑白影片,如果感兴趣,就在条凳上坐下来,花点钱泡杯凉茶,只要不坐条凳,就不会出票钱。在那些夜晚,附近的居民也能听到飘来的锣鼓声。

责任编辑:张娟
标签:社区,便民,服务,管理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