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启和:坚持以社区为重点 推进志愿服务

来源:中国社区网 发布时间:2015-07-06 09:42:54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把“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社会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把“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居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为构建社区和谐居民关系的重要平台,突出制度化建设,努力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构建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是关键。我们在全省所有社区统一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对外统一挂牌,内部有专门服务和管理人员,有较好的办公设施。对其职能作了明确界定,实行社区居民网格化服务,对外完成好外部志愿服务组织到社区对接、联络、提供信息、安排服务对象工作;对内组织好本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建立、招募、培训、管理、协调、信息发布等工作,为社区居民开展亲帮亲、邻帮邻志愿服务搭建好平台,社区志愿服务内外呼应,有机衔接联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下设网络信息平台、网格社工+志愿服务队、楼组长与志愿者,形成1+3工作模式。这样,精心编制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爱心网,实现 “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苑区,矛盾不出社区”的工作格局。

        第二,保证信息需求准确与有效对接是重点。推行“4+X”居民信息采集方法。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楼组长掌握辖区所有住户的居民家庭、个人、就业、社会保障4大固定信息和居民本人特长、志愿服务意向、当前思想状态、对社会服务需求等动态个性信息。在社区设立民情热线电话,印制便民服务联系卡,建立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和民情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对民情需求和服务情况做到半个月的定期更新维护。有针对性地设计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并设计“菜单”,由志愿者“点菜”,根据自己能力和技能申请与自己服务对象有效对接。实行党员进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制度,把社区内外各志愿服务组织提供的志愿服务技能和项目,向居民公布,由需要服务的居民“点菜”。这样形成了社区志愿服务双向“点菜”的有效模式,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内容,着力打造“吉林志愿者在行动”品牌,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提升志愿者服务技能与素质是基础。我们把做好对志愿者培训,提升志愿者素质,培养志愿者骨干,作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措施。把社区各类学习室、阅览室、图书室、夜校等阵地充分利用起来,抓好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技能培训。依托“吉林志愿者在行动网”和“吉林文明网”,请专家学者分专题在网上讲课,进行网上培训。分期开展面对面集中培训。成立省志愿服务发展中心,确定培训志愿者为主要工作职能。并组织力量,精心编写了图文并茂的《志愿服务普及读本》丛书,分为基础篇、国际篇、中国篇、专业篇和吉林篇五部,普及全省各地,宣传志愿服务知识和文化。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刘淇同志愉快地为我们题写序言并给予高度评价。

        第四,做好激励嘉许是保障。志愿者也需要激励和社会认可,并能持久地激发坚持下去的热情和动力。我们从2012年开始,建立了全省志愿服务表彰制度。省委办公厅印发文件,确立了每年都要表彰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机制,省人大修订《吉林省志愿服务条例》,把社区志愿服务纳入群众性文明创建评比表彰测评体系。目前我们已经举办了四届,表彰了近万名优秀志愿者。成立省志愿服务发展基金会,为社区志愿者购买保险和奖品。同时,我们还与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评选“吉林好人”结合起来,在优秀志愿者中产生道德模范和“吉林好人”。我们在社区建立了记录、台帐机制和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在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社区按照民政部《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确定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表彰激励提供依据。并汇总在全省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做到互联互通,使服务记录能够异地转移和接续。志愿者可以在全省社区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适度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同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或优待。

  在社区志愿服务方面,我们做了不少有益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央文明委2012年8月在我省召开了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进行推广,2014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题刊发报道了我们的经验做法,并采取重大主题报道1+1模式,在六版要闻版同时配发深度报道 我们也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具体可以总结为如何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是在志愿服务主体性发挥上,要解决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政府包抓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存在行政化倾向,社区志愿服务发育先天不良、后天不健全。政府要从志愿服务具体事务中退出来,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实现自我管理和发展,充分发挥好社区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的主体作用,推动社区内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成立专业志愿服务队,引导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依靠社会力量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跳好集体舞,奏好交响乐。

        二是在志愿服务投入保障上,要处理好“投钱”与“向前”之间的关系。目前,财政没有或很少向社区提供志愿服务经费保障。各级财政要在年度预算中增设志愿服务内容,要培育和增强政府购买志愿服务的意识,并为志愿服务提供可靠的经费和物质保障。

         三是在志愿精神传承上,要处理好“爱的奉献”与“爱的传递”之间的关系。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建立的“一帮一”模式,让志愿者在奉献中提升了自己、传承了志愿精神。但当志愿者面临工作变动、身体健康和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时,会让志愿服务中断。因此,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多帮一”志愿服务模式,提倡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培养、带动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成为自己的助手和伙伴,建立团队或加入团队,由团队实施一个或多个志愿服务项目,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可靠的爱心传递和接力链条,使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李梦婷
标签:百步亭,社区,志愿,服务

分享至:
  • 扫一扫手机预览

  • 中国社区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推荐
精彩专题
社区地图 社区百科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投稿

中国社区网邀您投稿:
zhongguoshequ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