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有西里社区坐落在和平区南市街中心繁华地带,辖区面积57600平方米,现居住人口1461户,总人口4230人,本社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累计17个,志愿者1155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间46816小时。拥有集办公、综合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设施1000多平方米。近年来,社区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满意为目标,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大力发展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全面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先后荣获国家、市、区级近百个先进荣誉称号,接待国内外学访团体700余个,2016年在全国志愿服务4个100评比活动中,被评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一、凝聚人道力量,形成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良好局面
2003年8月庆有西里社区在全市率先创建了楼栋党支部,通过楼门建设倡导党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使党员成为组织者、践行者,成为发扬人道主义的带头人。带领群众为有需求的人服务,为社区建设服务。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楼门模式的志愿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从2003年庆有西里社区五门的一个“艺术楼门”,逐渐发展为庆有西里39个楼门全覆盖。“楼道似客厅”是庆有西里社区特色楼门现状的真实写照。从一个楼门拓展到小区39个楼门,从一家一户为楼道居民服务拓展到整个社区大家互相服务,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庆西的每一个角落,实现了“楼门里有居民,居民就是志愿者,志愿者就是小区的主人”的良性循环。
二、弘扬博爱理念,丰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形式
庆有西里社区在招募志愿者工作中坚持“走出去”宣传,“引进来”服务的工作方针,通过在社区进行志愿者个人和团体单位招募、在公共文明引导员服务站进行招募、依据志愿服务项目进行网上招募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挖掘专业服务资源,壮大服务队伍,成立了为老服务、普法宣传、关爱外来务工、扶残帮困、公共文明引导、文化志愿等6支服务小分队,以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形式弘扬博爱理念。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1月,同方花园博爱家园项目启动。历时一个月,博爱家园正式在庆有西里社区亮相,在宣传红十字会精神的同时也成为了庆有西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又一大亮点。2016年9月8日,为纪念第十七个世界急救日,庆有西里社区在博爱家园进行了高层逃生自救互救演练,演练中志愿者们从容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操作方法得到了领导及居民的广泛好评。
三、传承奉献精神,提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为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庆有西里社区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志愿服务形式。2011年,庆有西里社区率先创建全国首个城市新青年之家,将社区服务对象扩展至外来务工人员,吸纳他们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向他们提供生活、就业、法律法规、娱乐等方面的服务的同时,引导他们用己之所能回报社会; 2012年11月社区落实和平区“爱心助空巢”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服务领域,完善了“一助一”、“多助一”为老志愿服务模式,使空巢老人不因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孤独,不因年老体弱而感到生活不便。目前,庆有西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已经走上了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使广大老年人和残疾人得到了更优质更实效的志愿服务。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志愿服务事业崇高而艰巨、任重而道远,庆有西里社区将继续探索新形势下的志愿服务形式,打造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庆有西里永不褪色、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邹祖云
标签:社区
活动现场,武汉市青山区钢都花园园林社区“书画之家”志愿服务队的展台前,前来参观交流的社区书记络绎不绝。
新马社区地处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道,属于老旧社区。但是走进新马社区,你会发现这里有明亮宽敞的阳光家园和活动室,老人们每天在这里过得乐不思蜀。
“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的功能?楼栋长是关键。”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街道牛角塘社区书记王宏霞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