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到多元社区服务之变折射市民幸福感
来源:奔流新闻 发布时间:2022-09-30 16:51:40
浅蓝色的沙发,一站式的服务前台,明亮宽敞的谈心角……走进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传统的办公区域占社区总面积的15%,剩余的空间被装修成活动室和畅谈客厅。
从“一间旧屋子,两张桌子,三个老大妈”到宽敞明亮的办公大厅,老百姓一进门就能办“百事”。提起社区近10年来的变化,畅家巷社区“畅大妈”志愿服务队队长毛兰新颇有感触。
10年前,居委会都是租用民房办公,条件简陋,而现在的社区各类办公设施齐全,不仅能办公,还有邻里调解室、青少年第二课堂、法律援助阵地……曾经的“居委会大妈”变成了职业化社区书记、主任和专干。
而这些发生在“社会治理最小单元”的改变,折射出的是百姓生活节节攀升的幸福感。
社区党委书记徐慧: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能够最直接、最敏锐地感知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徐慧是畅家巷社区“90后”党委书记。2015年5月,22岁的徐慧在街道政务中心从事政务服务工作,当时是酒泉路街道党政办公室的一名干部,主要负责全街区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20年12月,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后,她便接任了畅家巷社区党委书记一职。
从“管理”到“治理”、从“单一”到“多元”、从“独角戏”到“大合唱”,2020年,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后,畅家巷社区成立了“大党委”,通过联合辖区20多个党支部和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形成党建合力。
2021年,“社工委”的成立,不仅引导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更为解决基层群众“愁与盼”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解锁了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以前的社区工作大多是服务辖区居民,调解纠纷,或是上门解决问题。现在除了服务辖区居民以外,还要服务辖区内的企业、单位等。”徐慧称,“现在社区服务更多元了,服务范围更广,服务类型更多,服务人口也更多,社区工作的难度也逐步上升,这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如今,社区服务不再局限于调解邻里纠纷,而是延伸到“搭建平台、连接资源”范畴。将多种资源连接到一起,服务于辖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等。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以及老旧楼院改造等社会治理工作,一直是畅家巷社区关注的重点对象和工作重心。2021年以来,社区在城关区委“凝心聚力”工程、酒泉路街道“党建集结号”引领下,整合辖区多方资源力量,打造并提升了畅学共议、畅谈客厅、畅翔少年、畅行公益四个服务载体,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便民服务。
谈及未来工作,徐慧的关键词是“多元”。“希望社区服务能够更多元化,不管是社区的空间、组织的活动,或是社区提供的功能性配套、服务等,都能够更加多元化,更大程度地满足辖区居民的需求,增加居民的归属感。”
计生专干李震华:
从“很不起眼”到“娘家人”的转变
一身简朴着装,一脸温和笑容--这是李震华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2014年2月,26岁的李震华来到畅家巷社区成为一名计生专干,那时她是社区工作人员当中唯一年轻力量。
李震华说,作为一名计生专干,她的工作也经历了从常规管理向提供优质服务转变。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10年前,计划生育工作就是在社区办理准生证、独生子女证,领取一些计生用品、宣传资料,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工作。
但从事这项工作已有9个年头的李震华熟知,计生工作政策性强,服务性强,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要做到精准化、优质细化服务。
随访新婚夫妇,宣传优生优育等法律法规和健康科学知识;对于已婚育龄妇女,积极帮助她们掌握孕前、孕期定期检查、自我保健等方法;对于刚生产完的产妇,主动登门拜访,分享产后保健知识和育儿经;定期走访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联合民警走进校园,向中学生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建立自我保护意识……近10年间,计划生育工作也由“解计生难题”向“解家庭难题”转变,由“小服务”向“大服务”转变。
今年疫情发生期间,畅家巷25号楼被临时管控,该栋楼有一名怀孕7个月的孕妇居家隔离。了解到孕妇的情况后,李震华第一时间与她建立了联系。除了和同事一起上门为孕妇一家送生活物资外,李震华还定期通过微信、电话与孕妇拉家常,分享一些孕期护理知识,缓解其心理压力。
2022年是李震华在畅家巷社区从事计生工作的第9个年头,9年中,她为上千户家庭送去了计生服务和关爱。“计生工作虽然繁琐,但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幸福。我愿意成为她们最贴心的‘娘家人’。”李震华称。
毛兰新:从“毛大姐调解室”到“畅大妈志愿服务队”
在畅家巷社区提起“毛大姐”毛兰新,街坊邻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居民有琐事,毛大姐来帮忙!”在邻里街坊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
2008年2月,干了19年社区工作的毛兰新从渭源路街道退休后,同年3月份,接任酒泉路街道畅家巷社区东太小区网格楼院长一职,继续服务于辖区居民。
“当时网格楼院长的工资只有480块钱……虽说少点,但是挺知足。”毛新兰称。
2019年5月,酒泉路街道正式成立了“毛大姐调解室”,毛兰新退居二线,成为了一名社区公益志愿者,并成为骨干成员之一。2020年5月,“毛大姐调解室”升级为“畅大妈人民矛盾调解室”,通过深入辖区、深入群众来解决居民邻里矛盾纠纷、小区院落“微治理”、妇女儿童法律维权、法规政策落实监督评议等社区的大小事宜。
退休10年来,毛兰新不仅是基层老党员的典型代表,更是热心参与社区公益事业“畅大妈”,每天奔波在小区楼院里,乐此不疲,发挥着余热。
疫情防控期间,戴上红袖章,穿上红马甲,“畅大妈志愿服务队”又再次上岗,作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毛兰新与其他志愿者轮流值守疫情防控卡口点;人口普查期间,她“包”下老旧楼院350户登记工作,有时早凌晨五六点出门,下午七八点才能结束回家……
由最初1人的“毛大姐调解室”,到现在20人的“畅大妈志愿服务队”,对于今年已经68岁的退休老党员毛兰新来说,“毛大姐”的名字是“标签”,而“畅大妈志愿服务队”更是她继续“发光”的风向标。(记者 张艾萍)
原标题:「我们这十年」从“单一”到“多元”社区服务之变折射市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