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情村史陈列室,爨底下村生活情景再现。 距北京最高峰灵山不足10公里处,有一个古老的村落。其建筑风格古朴,走在村中有时空交错的“穿越”之感。这就是门头沟区
记忆中,奶奶家住在20平方米低矮的小屋里,屋内一大半空间被一面东北土炕占据着,余下的地方只能摆放一张小桌子,桌上摆放着一座“三五”牌座钟。奶奶家暗淡的光线和
岁月打开记忆的书签,往事历历在目。随着手机的普及,固定电话似乎被封存了起来,永久地躲在一个人们不知道的角落,但在我心里,它不只是一种通讯工具,还是一种心灵慰藉,带给我家的
春节马上要到了,带着妻儿回父母家,看到父亲在擦拭他一直舍不得扔掉的手持式收音机。让我不由得想到家里以前那台“长风牌”半导体收音机。 1979年春末夏初的
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度量工具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它曾因携带轻巧、使用便利,活跃在大江南北,一笔笔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随着时代变迁,手杆称正逐步退出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570多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涌向考场,这年的高考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同样也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记者王子涛)
1952年8月,上海试行传呼电话服务,传呼电话亭,就是当时单位与职工、市民相互信息沟通的中转站。电话亭一般设在弄堂口过街楼下,透过一扇小窗就能拿到放在搁板上的电话。那时
我也珍藏了一些自己独有的老物件, 是一些小人书和一本老字典。那些小人书是大伯小时候常看的,有《霍元甲》、《血战台儿庄》、《岳母刺字》等等,它们有介绍历史故事的,神话
我家有一些铜钱,它们大都是清代的,都是外圆内方的铜制古钱币。爸妈说它们是宝,给多少钱都不卖。它们有的字迹清晰,有的文字模糊。爸爸把它们放在一个盒子里,轻易不示人,只有在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爸突然提起客厅的吊扇,说需要换了。抬头才发现,这几年扇叶静悄悄的就布满了黄褐色的斑点一样的锈迹。转念一想,这把风扇的年纪可是比我还要大了!它就这样
在乡间,在城市街边一条条宣传标语随处可见,特别在老家村庄,那一条条标语更与我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父亲,更因改革开放40年。“我家40年”的故事,就从这一条条标
对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讲,房子代表了家,象征着一种归宿。一间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湾,是个人情感的依托。“我家40年”的故事,从一间见证爱情的婚房
一双普通的棉鞋,一位织棉鞋的母亲,一辈子舍不断的牵挂,我想,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双鞋,更是母亲对过往时光的怀念,那时有汗水有疲惫有艰辛,有幸福有满足也有爱,它永远在心中占有一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算盘,曾经几乎是每家必备的计算“神器”,如果谁能打得一手好算盘,便大受仰慕;而如今,这一时尚物件已渐渐“隐退”成
电风扇,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大物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夏天能吹上电风扇,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情。我家40年的故事要从一台电风扇说起,它承
看着如今满大街的共享单车,谁能想到,40年以前,骑自行车上街需要随身携带行车执照才能通行无阻。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停提升,旧衣服更多是直接换新而不是缝缝补补,缝纫机出场的机会也在减少,逐渐成为摆放日常用品的一台桌子。可是每每看到它,记忆中总
在没有电视、手机、电脑的年代,“国事家事天下事”尽在收音机之中,小小的盒子丰富了生活、开拓了视野,成为从无声到有声巨大转变。“我家40年”的故事,就要从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讲起……
江西萍乡市上栗县有传承一千多年的烟花爆竹制作工艺,是“中国烟花爆竹之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老工艺制作工具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然而在上栗县石
一张竹床,从当年家家必备的“纳凉神器”到如今拿不出手的“老古董”,从“城市一景”到淡出生活,镌刻的是独特的城市符号,满载的是几代武汉人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人们把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形象地称为“三转”。
在没什么交通工具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独轮车可谓“独领风骚”,即可载物也能载人,无论是平原山地还是羊肠小道皆可畅行无阻。“我家40年”的故事就从一
我家的阳台上,有两把木靠椅,看上去很有些陈旧了。它们与同类的椅子相比显得有些笨拙,无论是圈窝而成的四条腿与后背上的斜靠梆,抑或是椅坐板与四下牵联支撑的横直竖枨子,都
讲述人:河南省开封市新街口社区 崔新爱 我的陪嫁“缝纫机" 我出生于1958年,我们家姐弟四个,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下面有一个妹妹及两个弟弟,父母虽然都有工作,我们
讲述人: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路砦社区 郭培培 父亲的兽医药箱 我的父亲是农村的一名兽医,技术不错,三里五村都找他给家里的鸡鸭牛羊猪看病,因此我爸需要一个画着十